2021年08月10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太行山乡人家

孔家山居民宿 刘运泽 摄

□ 马力

山西省昔阳县孔家沟村,世居孔子后裔。不待我考其来由,一抬眼,村里的墙上写着数行字句,看下来,初知大略。孔氏家族,源于曲阜,两千余载,子孙振振,流寓四方者,为数料也可观。东汉置乐平郡,治所在现今昔阳县境,故而落籍在此的这一支,称作乐平派。这一派蕃衍益盛,后人为了认祖续谱,将唐末以降断绝的脉流接上,自晋徂鲁,总算寻到了故宗。

孔氏家谱,素以延时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被誉为存世谱牒之冠。近些年,乐平派宗亲将《孔子世家谱乐平派宗谱》做了修订,足证同宗共祖。这个小山村里的孔家儿女,在宗族世系上,错不了。孔家沟,其来有自。

墙上文字,是孔德墉作的。孔德墉是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其言当可信据。

村巷的墙面,有一些人物浮雕:孔子游春、教学、讲经的场景,全在上头。这些浮雕,都为紫铜色,看去惹眼。

待客有道,尽主人宾礼,是儒家历世所倡的。“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是《左传》里的话。孔家沟,多石碹窑洞。广场对面的高坡上,数排火车厢式窑洞,建了几十年,未朽坏。村里打算整葺老宅,以待游人。

也有装修好的。旧窑洞幡然一变,透出七八成新。

路过一些院门。门楼上题着字,“清雅贤居”这四字,最常用。讲究些的,则把“福居鸿光”“贤德瑞昌”一类好看的词语镌上去,求个吉祥。如此额题,成了最得意的装点。

进的这一家,院子不小。四孔窑洞朝南横列,门上的拱券尤其美。隆起的弧线极飘逸,仿佛行行诗。

门窗开得大,光线透进来,墙面又刷了淡黄的漆,屋里一片敞亮。冬暖夏凉本是窑洞的好处。时下,炎溽正恼人,一步迈进屋,清凉之气还是爽心的。厚大的床垫上,铺了暄软的被褥,地板下设了水暖,到了冷天,踩上去,脚底不发凉,整个屋里,也是热乎的。无论寒暑,可说“不患燥湿”。院里栽植花草,空气里飘着幽香。住在这里,望望远近峰岭、浓淡云霞,饶得山居之乐。

离了这户,下一道慢坡,右拐,又是一个农家院。墙头不矮,伸出一棵杏树,绿叶子生得茂,透红的果儿真叫密实,快要压弯了枝。进院,一个大“福”字占了影壁。院里没人,静得只听见轻轻的风声。当院辟了一小块地,搭起架子,种的一些瓜蔬,枝蔓攀缠上去,自然遮出阴凉。一只小花猫从墙角暗影里跑过来,脚边绕。

这会儿,北屋的门帘一撩,女主人迎出来,眉眼泛着喜气,紧着把我们往屋里让,还端来一盆杏儿,叫大伙儿尝。咬一口,真酸!四下瞧瞧,屋里屋外,收拾得利落。看得出,她是个勤快人。

出门,她在头前引路,进了相邻的一家。院里也没人。一溜儿北房。有一间,横了几排桌子,白墙上悬着据称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绘的那幅《先师孔子行教像》拓本。左右垂联:“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这是一个课室。传道授业解惑,我恍如听到师者微微发出的声息,觉得亲切。

院内照例开了一块田,围起篱笆。几垄大葱长得油绿。垦种之辛,可以专心体味。《颜氏家训》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这话的深意,尤能入心。居此,又能不废诗书,颇具耕读之趣。

偏屋是个厨房。灶台上坐着锅,油盐、案板、菜刀,备齐了,还装了抽油烟机。有这套家什,能自己做饭了。做什么呢?瞅见一份菜单,好家伙,可算开了眼:不烂子、开花酥、炭烧压饼、小米捞饭、荞面扒糕、杏仁苦菜、干炸花椒叶、玉米面糊糊、莜面栲栳栳、榆皮面河捞、豆面抿圪斗、酸菜焖窝头……全是山西好吃食。花样太多,好些都没沾过嘴,更甭提动手做了。我只识得刀削面!比起星级宾馆,这里的一切,更带家常气。

今天是个好日子。广场上,镗锣铙钹响得急,穿戴停当的乡亲们聚在一起演上了。约莫二十来人,年纪都不轻,只因扮得亮眼,暮气是不见的。瞧,黄衣红裤,刺龙绣凤,男束幞头,女顶凤冠,冠边缀饰的十来颗绒球,红得艳。都配了响器,有的还在肩头插几面三角旗,身子一摇,生风。我眼前晃着的,似是戏里人物。众人先是围成一个圈,领头的站在当间儿,按着板眼,敲那面吊在胸前的鼓,时而紧,时而慢,响得极欢。队形随鼓点而变,一开一合,甚有章法。人走马灯一般地转,转得我有点眼晕。演的是什么呢?像是阵法。以我的身手,闯不进他们的阵里去。旁边有明白人,像是端详出眉目,说这是梁山好汉的战阵。真的吗?谁知道!

一村人,差不多全出来了,坐着,蹲着,站着,出神地瞧,有滋有味。坡上一棵核桃树,高得冒过了近旁的屋顶。叶荫下,几个老太太正唠扯,东一句,西一句,眼睛却不闲,盯着彩衣飘飘的场子。她们多皱的眼角,漾着笑。

山乡人家,有的成了精准扶贫示范点。牌子往门口一挂,城里人见了,也得竖大拇指。变贫窭为优裕,好生活催着大家往前奔。

孔子崇“仁”,在他心里,这个道德准则比天大。村子的一面墙上,写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话,是从《论语·雍也》里来的,讲的是何为“仁”。

我看,还可以把孔子的这两句写上墙,或是记在心。一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一是“择可劳而劳之”,皆出自《论语·尧曰》。古文今译,意思是:引导百姓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选择百姓能干的事让他们去干。办到这两条,足显为政之美。到了今天,眼光更高——施惠民之策,兴富民之本,不愁创不出衣食丰足的好光景。

小小的山村,前进的时代。

2021-08-1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8599.html 1 太行山乡人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