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畅赏黑龙江> 文旅融合>

6月12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黑龙江文物保护主场城市活动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举办。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哲出席活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仪式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黑龙江省文物保护主场活动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总体部署,充分结合黑龙江文物工作实际,以“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为主题,以“喜迎党的二十大,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惠民”为主线,以修缮后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碾子山区文化宫为活动场地,开展了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宣传片、考古事业宣传片、金长城宣传片联播,以及全省文物保护和考古成果展览等活动,动静结合,营造出了浓厚的文物保护融入当代、融入生活的氛围。全省各地以“主会场+分会场、线上+线下、展示+体验”等方式开展的227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活动同步进行。

参观文物展览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侯伟介绍,黑龙江省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既有绚丽多彩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岩画、长城等历史文物,又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中东铁路建筑群等具备地域特色的近现代建筑。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全省文物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黑龙江省从顶层设计入手,坚持问题导向,省委第一次将文物保护推进不力纳入对市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考核,省政府首次公布4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省人大文物考古视察取得10余项重要成效,省委编办出台加强各级文物保护考古机构编制力量的重要文件,省文化和旅游厅增加2个文物业务处室,省财政增加省级文物保护资金,省发改委扩大文物保护基础设施补助标准。

此外,100余项各类文物通过保护修缮带动文物事业活起来,30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划定全面启动,渤海国遗址、金上京遗址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稳中有进,多项考古发掘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150余项配合大型基本建设的文物调查勘探保障了各地文物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系列打击文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文物尊严和公平正义。黑龙江文物保护在守护边疆文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