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经济”能够发挥出“杠杆效应”,让游客延长停留时间,去参观体验其他项目,并将享受到的优惠福利转化为其他消费支出,进而实现文旅产业链环节共同发展
据报道,今年五一假期,一张张票根成为撬动山东文旅“长消费”的有力杠杆。人们携旅游列车车票可以享酒店、景区联动优惠,凭景区门票可以到影院优惠观影……山东“宠粉”策略升级,“好客”温度提升。同时,全国多地开启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等热潮,“票根经济”成为五一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票根经济”受到游客热捧,乃是旅游经济走向全域旅游的体现,通过“小票根”所附带的优惠福利,给予游客更多的消费体验感、情绪价值,进一步提升了文旅综合价值。
原本不起眼的“小票根”,由单一场景的消费凭证,变身为适用多个场景的“通用优惠券”,成为打通“任督二脉”,让文旅经济“血气顺畅”的关键举措。
按照各地的优惠规则,游客凭借交通出行、文旅活动等场景的票根,在后续消费场景中可以享受免费、折扣、积分兑换等优惠权益,从而延伸“消费链”,产生更多消费行为,实现了“雨露均沾”的全域旅游模式,让文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收获客流红利。
文旅经济产业链较长,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文创、景区、演出等诸多环节,这些消费环节是文旅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又相对独立,缺乏紧密的联系要素。
此前多地政府、商家发放的消费券、优惠券等,大多限制消费场景,无法将更多场景串联起来。“票根经济”则另辟蹊径,以票根为引子,游客凭相关消费票据即可获得多场景消费优惠,从而实现“以一带多”,成功将各个文旅环节串起来,形成全场景的消费模式。
今年五一假期,笔者一家三口去绍兴观看田径钻石联赛,获得了当地文旅部门给观众派发的“大礼包”。游客凭借比赛的电子票凭证,可以在多个4A级景区享受门票免费或半价等福利。
笔者选择去了柯岩风景区,一家省下约300元门票支出。虽然在景区内外的交通、游船、餐饮、购物等消费,加起来远远超过门票优惠额,但全家仍觉得“赚到了”,感觉物有所值、玩得尽兴。
可见,“票根经济”能够发挥出“杠杆效应”,让游客延长停留时间,去参观体验其他项目,并将享受到的优惠福利转化为其他消费支出,进而实现文旅产业链环节共同发展。
此外,“票根经济”带动“二次消费”,也能够促进各环节商家的合作积极性,可以催生更多的创意创新消费模式,进而打造优势互补、双向奔赴的立体化、网络化发展格局。
当前,各地以发展“票根经济”为契机,将各个环节贯通融合,推进文旅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大力提高消费品质。建议优先筛选出口碑好、产品优、服务佳的商家,纳入“票根经济”合作范围,并严格处理价格欺诈、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