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具有创新性、开放性、消费性、引领性、带动性等特征。发展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是推进首发经济的重要方面,是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具体举措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也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提出明确要求。

首发经济与文化和旅游经济,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耦合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是推进首发经济的重要方面,是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具体举措。

为此,要推动建设文化和旅游的首创、首店、首站、首演、首秀、首会、首展、首赛等,打造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模式,创新文化和旅游首发业态,完善文化和旅游首发政策体系,实现城市消费能级、消费供给、消费环境的优化提升。

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内,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举措,进而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旨在创造或引入全新的文化和旅游发展要素,通过创新首发的品牌价值与影响深远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最优耦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具有创新性、开放性、消费性、引领性、带动性等特征,其发展依赖于所在地区的创新能力、辐射能力和消费能力。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的综合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品牌荟萃。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可以吸引大量文化和旅游品牌集聚,形成创新创意导向的城市形象,充分展现城市引领潮流的实力,提升其吸引力与知名度,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二是消费促进。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能够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其示范效应能够促进本地及周边区域消费增长。

三是产业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和赋能日益增强,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服务等创新元素可以催生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在延伸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价值链的同时,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与人才,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四是全域带动。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不仅可以通过文化和旅游创新带动社会综合创新,还会带动城市营销、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软硬件环境优化,进而推动城市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首发经济持续发展,地区首店、全国首店等消费新场景吸引着人们打卡娱乐、休闲放松,也凸显出城市商业的独特魅力。上海、北京等城市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各地也应因地制宜,推动文化和旅游经济与首发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提振消费。

一是打造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模式,提升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能级。做强“首创”,持续创新消费模式,推动消费要素融合,开拓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构建消费新生态。开设“首店”,促进文化和旅游首店落户,引进零售、娱乐、餐饮等知名品牌,丰富品牌餐饮、特色零售、非遗文创、休闲娱乐等文化和旅游首店类型。建设“首站”,打造区域入境旅游第一站,推出入境游客专属旅游卡,提升旅游集聚区国际化水平,面向海外游客推出精品旅游路线。

二是创新文化和旅游首发业态,丰富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开启“首演”,根植地方文化沃土,创作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演艺精品项目,积极承办具有广泛影响的演唱会。支持“首秀”,加强时尚产业与文化、旅游的碰撞,吸引知名时装首秀,打造时尚周、时尚节、时尚之都。召开“首会”,举办承办国际盛会与节事,做大做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博览会的规模与质量。策划“首展”,打造文化和旅游展会品牌,丰富文化和旅游新消费的主题专场,推出文化和旅游新品展。落地“首赛”,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发挥文旅商体赛的联动效应,吸引一批高品质、高能级、高流量的体育赛事落地。

三是完善文化和旅游首发政策体系,优化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坚持“首倡”,引领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积极发展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倡导本地化、本土化理念,坚持引导外来品牌与本地元素的融合,实现城市历史气质与品牌文化理念的协调。出台“首策”,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围绕首店、首展、首秀、首会、首赛等出台促进文化和旅游首发经济的实施方案,加快出台审批、通关、运营等便利化政策。实现“首选”,凸显城市发展优势。培育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的营商环境,重视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文化和旅游企业总部落户。

总之,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发展首发经济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首发经济发展需要各地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