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中国游”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通道,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看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近期,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不断扩大免签国家、延长停留时间。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吸引了大批外国人来华旅游。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入境游客约95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80%。

随着外国游客量的大幅增长,“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国际热词。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年度热词榜上,“中国游”名列前十。“中国游”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通道,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看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此次过境免签政策优化调整,进一步扩大了外国人停留活动区域,将便利外国游客跨省多地深度旅游,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发展。面对免签政策“红利”带来的新机遇,入境旅游市场要在区域合作、产品开发、优化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提升“中国游”的质效。

一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推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过境免签政策放宽优化后,入境旅游市场呈现“跨区域、长时间”等新特点,需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增强区域旅游联动,以适应入境旅游市场的新变化。一方面,要加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合作开发精品线路,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合作打造旅游联动区。例如,湖南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着力打造湘赣边区红色旅游联动区、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旅游联动区、湘鄂渝黔武陵山文化旅游联动区、湘粤南岭文化旅游联动区、湘桂崀山文化旅游联动区等五大文化旅游联动区。另一方面,要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加强区域性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

二是深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入境旅游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联合国旅游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40%的国际旅游与文化有关。外国游客相对更喜欢我国的文化、历史。针对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特征,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一方面,要运用好文化基因,根据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等突出特征,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让入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另一方面,要构筑好旅游载体,着力从打造旅游新主题、开发旅游新产品、数字赋能旅游新场景等方面,打造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文化交流与增强文明互鉴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入境旅游服务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要实施优质服务策略,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水平。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着力打通堵点淤点卡点,增强入境旅游的便利性。例如,湖南省张家界市创新推出入境旅游“汇钱包”服务,通过“银行+代兑机构+旅行社+导游”的外币现钞兑换模式,有效解决了入境游客临时性、小面额的兑换需求;要将国际标准引入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例如,建立餐饮食材源头可追溯体系、酒店的国际化设施和服务、景区的多语种导览标识体系等;要以入境游客为中心,从游客的需求视角、行为视角和消费视角出发,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全域、全时、全链”的市场监管,全面保障入境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中国游”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优先选择,把握好免签政策持续优化释放的“红利”,提升“中国游”质效,可以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