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素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之美誉。近年来,肥东以建设生态文旅强县为目标,积极推动文旅产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跃升,让山水焕发新生,让历史绽放光彩,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生态美了 游客来了
作为巢湖北岸的重要区域,肥东坐拥近20公里黄金湖岸线,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肥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生态价值。
“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东方白鹳正掠过水面,晨雾中的巢湖像水墨画一样展开。”前不久,摄影爱好者李伟在肥东县长临河镇十八联圩湿地蹲守多日,终于捕捉到这一动人瞬间。作为亚洲最大的近自然人工湿地,十八联圩湿地通过退耕还湿、生态补水等工程,吸引了200余种鸟类在此栖息。
为了让游客获得最佳观赏体验,十八联圩湿地内精心设置了多个观鸟平台和摄影点,并配备专业解说系统。当地每年还举办巢湖国际观鸟节、爱鸟周等活动,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区域文旅品牌。
生态优势的转化实践同样在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精彩上演。进入春季以来,这里迎来了络绎不绝的研学团队。依托当地生态优势,管湾国家湿地公园开发了劳动实践、生态科普、军事素质、团建拓展四大课程体系。其中,12门自然生态课程深受市场欢迎。
“我们今年已接到超1万人次的研学预订单,不少学校半年前就预约了。”管湾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我们将继续深挖生态价值,开发更多‘生态+研学’产品,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良好的生态优势还催生了民宿经济。四顶山居民宿主人戴道祥将老宅改造成新徽派风格民宿,一房一主题的设计让这里每逢节假日便一房难求。截至目前,肥东已建成运营旅游民宿26家,以四顶山居、畈塘·拾吾舍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端民宿聚集巢湖沿岸,逐渐形成了“一宿一品”的环巢湖民宿集聚区。
“多元化的民宿产品可以较好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军介绍,近年来,肥东将旅游民宿作为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激励、联农带农、长效发展”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目前,民宿产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2000个,带动近万名村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文化活了 体验多了
作为皖中腹地的千年古邑,肥东拥有“渡江红色文化”“包公故里文化”“巢湖生态文旅”3张文化名片,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文旅精品项目。
“快看,包公要升堂了!”近期,一场以“包公桑梓地·清风颂千年”为主题的包公文化日活动在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园精彩上演。园区巧妙运用戏台、包宅、府衙等实景舞台,通过“儿时”“还乡”“断案”三大沉浸式演出,生动再现包公传奇人生,让游客深切感受其“孝、廉、智、正、忠”的优秀品格。
作为情景式包公文化旅游区,包公故里文化园打破传统静态展示模式,采用“场景还原+沉浸演艺+科技互动”的体验方式,让包公文化真正“活”起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开发了30余款包公文创产品,打造了《包公源密码》剧本游,并定期举办‘宋风游园会’‘包公文化日’等主题活动,让包公文化可感、可触、可消费。”
从包公故里的清风正气,到革命热土的红色基因,肥东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见证地,这里拥有时间跨度大、类型丰富的红色资源。
走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沉浸式体验烽火岁月的参观者接连不断。纪念馆通过“5G+VR”技术,精准还原了12个关键战役场景,让红色教育变得生动可感。
“相比传统展陈方式,沉浸式体验更能触动心灵。”纪念馆馆长马啸介绍,“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军事体验、军事演艺、红色研学等业态,通过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更多鲜活的方式,让革命精神永续传承。”
新思路引领新传承,肥东深挖本地红色历史资源,精心打造了《瑶岗1949》《双山阻击战》《决战黄疃庙》等系列红色影视作品,以文化IP带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形成了“影视创作+文旅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去年,肥东成功入选“安徽省十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玩法新了 人气旺了
近年来,肥东秉持“求新求变”的发展理念,从“业态焕新”到“场景创新”,从“玩法上新”到“体验革新”,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年一度的肥东撮街簪花节凭借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近年来吸引不少年轻游客打卡。活动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融合,不仅让传统簪花艺术重焕生机,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届肥东撮街簪花节活动现场,来自安徽大学的林雪和同学“过了一把瘾”。“从服饰妆造到簪花佩戴,再到专业跟拍,整个流程服务非常完善。”林雪兴奋地说,“我们白天簪花拍照,晚上欣赏非遗表演,这种传统与时尚交融的体验远超预期。”
如今,撮街已经成为肥东文旅的一张新名片。目前,街区拥有精美簪花和汉服1300余套,形成了“服饰租赁+专业妆造+簪花佩戴+摄影跟拍”的全链条旅拍服务体系,日均接待游客量可达1200人次。
簪花节的成功,只是肥东文旅创新棋局中的一步棋。去年国庆假期,在撮街举办的第二届长三角舞狮邀请赛吸引了全国31个代表队的312名舞狮运动员齐聚撮街、同台竞技。这场文化盛宴让撮街在国庆假期的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很多外地游客在观赛后选择延长行程,深度体验肥东其他景点。”撮街相关负责人说。
从“520爱情隧道诗会”的浪漫场景到浮槎山“春山集”的田园雅集,从临湖茶社的悠然品茗到帐篷营地的星空夜话……目前,肥东已构建起红色研学、文化民俗、山水生态等八大主题游径,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3.8%。
张晓军介绍,下一步,肥东将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持续做强文旅龙头产业项目,促进文旅企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文旅新兴业态,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同时,加强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持续擦亮肥东三大文化IP,着力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县域支柱产业,推动肥东文旅向“千万人次、百亿产业”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