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北京挤满了天南海北的游客,也忙坏了“连轴转”的导游,北京导游施金杰便是其中之一。最近半个月,施金杰和团队一直在加班。“这个假期,我们服务的游客人数增长了一倍多。越来越多人愿意选择司兼导服务,来完成他们在北京的‘定制’之旅。”施金杰说,司兼导是导游服务中的一类,既是司机也是导游,通常“带车”为游客提供定制小团服务。
5月1日早上8时许,逐渐变暖的阳光洒在北京福庭宾馆门前。“施导,我们来啦,这个时间去天坛真不堵车吗?”一对50多岁的夫妇一走出宾馆,就跟已在此等候的施金杰熟络地打起招呼。按他们的话说,这是跟施导“混”的第3天,已经是老朋友了。“您就放心吧。我算好时间了。”施金杰一边回答着,一边拉开车门,请客人上车。
施金杰告诉记者,这对夫妇来自香港,先生姓吴,北京之行是他们的女儿在携程上帮忙预订的。“司兼导的工作不是能开车会讲解就可以了。帮客人把行程规划妥帖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每次接团,施金杰总会在客人下单时便跟进,详细了解他们的信息和需求。
“施导帮我们调整了行程,故宫、国博、慕田峪长城我们前两天错峰去了,很满足。他会计算好时间,在保证我们休息的同时,完美避开北京的拥堵时段。”一上车,吴先生便夸起了施金杰。
在得知吴先生30年前来过北京后,施金杰总会见缝插针地介绍北京的新变化。记者注意到,施金杰非常注意行车安全,并对路况十分熟悉,穿过几条街道便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此时的天坛公园已人头攒动。“跟我从这边走。”施金杰已经在心里规划好了避开人流高峰的路线。此前他参与了第五批“北京市导游重点团队建设项目”,带队研究的就是北京中轴线及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创新创作,对位于中轴线上的天坛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施金杰还是会常来踩点,为的就是给游客多“抖”些“包袱”。
“原来是棵这么神奇的树。”吴先生听完施金杰对“柏抱槐”的讲解后睁大了眼睛,对天坛的历史颇感兴趣的他一路上不断跟施金杰交流。“快来,这可是我‘私藏’的拍照点,既可以拍到祈年殿,又不会人挤人。”施金杰给吴先生和爱人拍下好几张美照。
临近中午,气温升高,吴先生刚喝完一瓶矿泉水,施金杰马上从包里递上一瓶新的,这是他特意装在背包里的,包里还有湿纸巾、饼干、创可贴等客人需要又容易忘的物品。在施金杰看来,能讲、能拍、能调动客人情绪、能细致入微服务是当下导游不能少的技能。
记者发现,当看到游客与孩子在嬉闹时,施金杰也会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眼光。“我有两个孩子,女儿是住校生,还没有放假时,她就跟我商量假期一起出去玩。可我们团队接了10多个定制团,根本抽不出时间,听到她失望的声音,如果说不愧疚那是假的。”讲到这里,这位入行20年的老导游顿了顿,马上又说,“但假期的忙碌也让我觉得开心,这说明北京的旅游市场更热了,追求品质游、深度游的客人更多了。”施金杰告诉记者,五一假期他们还收到了几个入境游客的订单。“导游就是城市形象的传播者,跟客人讲北京是我最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