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都觉得这次柳编竞赛很有意义,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这是一种指尖上的艺术,不仅让孩子走出课堂锻炼动手能力,还了解了满族文化,学习了其中的匠人精神。”长春游客王女士在参加完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柳编竞技大赛后感概道。
五一假期前两日,像王女士一样偏好文化游的游客不在少数,他们纷纷走进吉林省的各大文博场馆,看丰富多样的展览、参加精彩纷呈的活动,希望这个假期能够更有文化气息。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吉林各文博场馆也下足了功夫,纷纷结合馆内资源推出了不同主题的产品。
假期首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柳丝舞韵动·指尖绽芳华”——满族柳编竞技大赛举办,吉林市满族柳编及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志敏演示、教授了满族柳编传统编法,并揭秘柳条选材与防腐工艺。
为让更多青少年了解石磨豆浆背后的故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在假期首日举办了“古法匠心 非遗传承”劳动教育社教研学活动。活动现场,主讲人员介绍了豆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等知识。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公众服务部主任王帅权介绍,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对延边向往已久,今年五一假期终于圆梦了。都说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先去当地的博物馆,延边博物馆让我很惊喜。”来自浙江的游客张先生说道。走进延边博物馆,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或是细细品读延边的历史、参与非遗体验,或是在民俗文化展区拍照留念,现场假日气氛浓厚。据了解,五一假期首日共有1.5万余人次走进延边博物馆,创历史新高。
各种形状的恐龙头骨、长长的恐龙脊椎、炫酷的高科技……作为延边的又一知名打卡地,五一假期的延吉恐龙博物馆内人头攒动,大人、孩子纷纷被恐龙文化所吸引,争先恐后与各式恐龙造型合影留念。延吉恐龙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方玉阶介绍,此前,延吉恐龙博物馆进行了改造升级,馆内迎来了全新的体验项目——延吉恐龙AI体验馆—复活纪。“该项目搭建了一个沉浸式体验恐龙文化与科普知识的平台。让观众跨越时空与恐龙亲密接触,身临其境地感受史前生命的神奇与魅力。”
五一假期,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旧址博物馆凭借独特的电影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假日期间,红色系列舞台剧《长歌烽火》每天在长影旧址博物馆上映,这部根据长影经典红色影片《上甘岭》《刘胡兰》改编的舞台剧将英雄的故事搬上舞台,带游客梦回峥嵘岁月。“长春的文化内涵深厚,工业发展也很强,像是电影、汽车等都非常出名,这次来长春我们重点参观与这些文化相关的场所。”天津游客田瑶说。
吉林省博物院在假日期间推出了“白山松水的记忆”“破晓”“瓷语千年”等展览,向游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期开展的“一个神秘的生日礼物”教育活动亦用美好的花语祝福劳动节日中依旧奋斗在一线的劳动者。
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同样吸引大量游客。融合文旅与歌舞的《炫·墨》大型演出,让游客在参观展馆的同时,感受到了吉林的人文特色。据了解,伪满皇宫博物院五一假期首日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