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芳时山海 香约福鼎”之旅
线路所在地: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
线路基本信息:贯岭镇排头村—前岐镇过海石村—磻溪镇—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嵛山岛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天气正是海岛的衣衫。近五月,春暮夏始,急雨来去匆匆,只留下灰沉的层云和海面。海天并不完全一色,天青,海暗,像两片巨大的贝壳,嵛山岛,就变成了被海天珍藏的珍珠。
恰逢阴雨天,嵛山岛光华内敛。远远眺望,本该绿意盎然的海岛变得灰扑扑,其貌不扬。登上嵛山岛,几棵大王椰子刚睡醒,叶片被先前的急雨打得低垂,没有心情迎客。走近码头旁的大使澳沙滩,芒草不嫌海水太咸,争着抢着在海滩上冒头。几艘渔船枕着绿草偷懒,睡得东倒西歪,和沙滩上借着周末撒欢的孩子一样可爱。既然嵛山岛上的船告诉我这种天气不宜出港,那便“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可以“何妨吟啸且徐行”!
天气不好,船有假期,靠海生存的人可没有。岛上芦竹村,近海的鱼排热闹得很,鱼排是渔民在海上的农田。海水中打捞起的成群大黄鱼把渔网当鼓面,用尾巴敲鼓,噼里啪啦地打得人一脸水珠。
其中一条,跳上了我的餐桌。食物的滋味和天气无关,嵛山岛被阴天遮蔽的光华,在午餐时分显露出来。鱼肉的鲜甜从舌根向上蔓延,佐餐的焯水花螺弹嫩得在舌头上跳舞。这让外来人惊艳的佳肴,竟只是嵛山岛人的家常便饭。
雨后,一望无际的海、绿茸茸的山,也是嵛山岛常穿的外衣。吃过午饭,走向天湖景区,得先爬山。早先的雨蒸成抱山的雾气,山下的海水像淡蓝色的宣纸,被雨化开过,还未干透,化成天青色。
再往山上走,渐渐地,薄雾纱衣一样拢过来,充满雾气的海岛仿佛化身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站在高处远望,只见海上几座临近小岛的轮廓,和天湖连成水墨画中的群山。渐渐地,走到了大天湖,巨大的透明湖泊像掉进绿色山谷的一片天。再走几步,小天湖的湖水仿佛向海倾斜,但弯腰掬起一捧,手心柔软的淡水浑然没有海水的粗粝感。来自地底的甘泉穿过大海的围剿,又突破了岛屿坚硬的躯壳,一点一滴地积蓄,才汇成了海岛上罕见的巨大淡水湖。
回头望来路,四月底,还不到芒草生长得最旺的时间,但风吹草低,已经碧浪滚滚。石板路被漫山遍野的芒草遮盖,我忽而惊觉,在嵛山岛,鲜少看见裸露的礁石,是芒草,把嵛山岛变成了海上草原。
下山时,说不清是哪一刻开始,视线一点点被提亮了,海面上的波涛偷偷渡上了银线,天色也换了,漆成碧蓝,多变的天气,让嵛山岛在下午经历了一场破晓。待我反应过来时,由海与天组成的巨大蚌壳已经完全敞开了。太阳大大方方地舒展光线,天湖上的涟漪瞬间亮得刺眼,浅金湖水比海水更显波光粼粼,层云退场,嵛山岛的珠光由大小天湖来呈现。
被突如其来的阳光惊艳的不只是人,转眼工夫,刚刚还安静的嵛山岛一下子热闹起来。说不出名字的海鸟,此起彼伏地扯着嗓子从枝枝丫丫里蹿出,刚才不知躲在哪里的两只山羊,此时“咩咩咩”地从山那头踏着蹄子到山这头。转晴的嵛山岛也“转型”了,从僻静的蓬莱仙境,化作热火朝天的动物草原,张开双臂迎接远道而来的海风。
在岛上待到日暮,太阳亮累了,徐徐掉下去,我踏上归途。将夜的嵛山岛又恢复了寂静,山上只有星光,山下的人间烟火夹着炊烟,是嵛山岛这颗珍珠的另一个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