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徽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春节假期,古城内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欢声鼎沸。民俗巡游、非遗演展、特色演出……近百场独具徽风皖韵的文化盛宴不间断上演,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
龙头威风凛凛,龙眼熠熠生辉,伴随着铿锵的鼓乐,村民们肩扛板凳相连的龙身,步伐稳健,齐声吆喝,在古城中穿梭跃动。舞动间,百米长的龙身蜿蜒起伏,上下翻腾,人们用这一独特方式迎接新的一年。
“这是我头一回亲眼看到民俗‘踩街’,真是开眼了!”北京游客洛清清激动地说:“古城里的年味儿热闹又暖心,这股子热乎劲儿,一下子感染了我。”
民俗“踩街”一直是徽州古城春节的传统活动。今年的“踩街”活动规模空前,汇聚了来自歙县各乡镇的数百名民间艺人和群众参与。鱼灯、板凳龙、大刀灯、跳钟馗、叠罗汉……300多米长的“踩街”队伍在市民游客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出发,为新春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这边民俗“踩街”热闹欢腾,那边“徽物集”人声鼎沸。古城城楼前,复古风的流动摊位车依次排开,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炫技”,让市民游客可以赏非遗、学非遗、品非遗。
徽砚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子坚的展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只见他手法娴熟,凿、刻、雕、磨一气呵成,手中普通石头逐渐显露出精美纹理。不少好奇的游客凑近观看,发出啧啧赞叹;还有人忍不住上手体验,感受雕刻技艺。“这几天古城人气非常旺,比往年都要热闹,现在关注非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对非遗传承越来越有信心。”张子坚说。
在陶行知纪念馆,一场热热闹闹的鱼灯制作活动正在开展。“制作一个好的鱼灯,不但要注重绘画技巧,还要注意形态勾勒、色彩搭配……”现场,一群小游客围在老手艺人身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制作鱼灯。“小小的鱼灯,点亮的不仅是传统工艺,更是大家对徽州文化的浓厚兴趣。”现场负责鱼灯制作的老师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缤纷闪耀的彩灯让整座古城更显流光溢彩。“夜晚的徽州古城,随手一拍就是大片,非常有文化氛围。”来自湖北的张小菲和同学身着国风服饰,边拍照边打卡,仿佛置身一场古今“穿越”之旅。
“古城、灯火、夜游,我们在这里遇到了原本属于古人独有的浪漫。热闹的鱼灯巡游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合肥游客孙女士兴奋地说。
“好!好!”行至徽州府衙,游客的叫好声此起彼伏。府衙内,沉浸式演出“徽州府有喜”吸引了不少游客。该剧依托徽州府衙建筑群,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相关剧情的表演。演出中,观众跟随着演员们转场,一步一景,沉浸其中。“为更好地展示徽文化,我们还将众多徽州元素巧妙融入整场表演。”“徽州府有喜”演出总策划孟成说。
“非遗、民俗等对游客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外地游客专门为此而来。”歙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徽州古城以保护、传承非遗为切入点,将各类非遗融入景区,激发了景区新活力,徽州古城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