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1月15日,2025年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2025年,重庆将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引领,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打造更多文旅标志性成果。

据介绍,2024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川渝联合推进申遗项目3个,共建重大文旅项目15个,共同举办川剧节、巴蜀合唱节等活动168场次;推出主题精品线路70余条,打造消费新场景65个,两地互访游客超1亿人次。

会议提出,2024年重庆市新增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文化旅游经营主体达19万家,旅行社突破1100家、组客量排全国前列;全年预计接待国内游客、实现国内游客花费分别达到4.7亿人次、50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7%、16.7%。新评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5A级旅游景区1家、五星级游轮2艘;着力培育“渝味360碗”旅游美食品牌,评选体验店示范店旗舰店232家、美食街区6个。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重庆将加快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新动力。

会议提出,重庆将迭代升级“慢生活、深度游”要素体系,串珠成链整合文旅资源,构建彰显国际范、巴蜀韵、重庆味的精品线路,持续做靓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等文旅名片;加快培育“文旅+”等新产品新业态,打造一批研学、康养、避暑、冰雪、低空旅游等多元特色新业态,创建一批旅游演艺新空间、沉浸式体验场景等。

会议还提出,培育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引育一批领军型、骨干型文旅企业,培育一批“小而美”新型文旅服务经营主体;创建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培育一批数字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批旅游名县(区)。创新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做好宣传品牌口号征集,持续实施引客入渝计划等,深化文旅宣传营销和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强文旅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优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文旅服务管理效能。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