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巨大的隆起,到了黔桂边界便戛然止步,或许是收力不及,在广西西北部撞出一大片低缓的褶皱地带。历经回旋,挤压,沉积,大自然的妙手神造,成就了这方地界的神奇瑰丽:千峰竞秀,暗流纵横,溶洞密布,天坑幽险……如此绚烂密集的喀斯特地质奇观,令人惊叹,令人称绝。
凤山县,便居于这奇观的核心。
凤山,县如其名,山重水复。是的,凤山不是一座山,而是许多山的排列组合,是万千山群的翩翩起舞。凤山,是群山的故乡。
凤山的山,并不高耸,峰回路转,绿海滔滔。此生还未见过如此绵密的山。千山入眼,翠色无边。这山连着那山,手牵手,肩并肩,或者背靠背,像兄弟,像姐妹,亲密无间。凭空远眺,那跌宕起伏的山影,恰似一首一口气读不完的长诗。
山也不峻峭,没有刀削般的峰刃。多数呈柔美的锥形,或者像倒扣的钵盂。一个山体的峰顶竖立三两个锥形的山峰,看上去就像一副摆放工整的笔架,或者像骆驼。很多的锥形齐刷刷冒出来,指向苍穹,反射着明亮的光泽。有些山是遗世独立的,它们随意散落在大地,一座,或者一群,好看的锥形露出圆润的诗意。
要不是当地两个朋友开车载着,我们是万难在这崎岖的山道上行驶的,多半会迷失在山里。车子行驶在盘山路,有时候看见笔架,看见骆驼,看见巨鲸的跳跃。有时候会穿过一处谷地,迎面一堵青岩的高墙。那些银色的云似乎永远离不开山,环绕,依恋,匍匐,甚至搂着山腰,飘荡浮游,云山苍苍,壮阔如斯。
由于山与山之间空间狭窄,凤山县城也建在一条狭长的谷地里。房屋沿着几条分叉的峡谷延伸,高入云天的群山紧贴在县城的背后,盘阳河从山中汩汩流出傍城而过,整个县城就像是一个被环抱、被呵护的婴儿。山的风景映衬着城的烟火,别有一番山城滋味。
有山必有水。山和水似乎是构成这个世界最直观的物质。凤山的水,藏匿于地上地下,化身泉湖江河,多姿多彩。
我们从高处俯瞰凤凰山下的两眼泉水。泉水喷涌而出。它们位置相近,大小相仿,色泽一蓝一绿,水质一清一浊,当地人唤之鸳鸯泉,也称为公母塘。天气晴好,这泉水蓝似玉,绿如烟,忽闪灵动,如这老山的精灵。
水在三门海,则变身为河。所谓“山中有海,海上有门”,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入三门海,首先见到的是一条河流。河从山里流出,显豁处是一个拱形的门洞。驾一叶小舟,从门洞入,朝光亮处划,真如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去寻桃花源了。
进到里面,一股白花花的光亮倾泻下来,仿佛是一条光的天梯,让人头晕目眩。原来山顶是洞开的,就像开了一扇天窗,天光云影倒映在靛蓝的河水中。不,是潭水,如果从山上往下看,就是一汪碧翠的深潭。
这样的天窗据说有七个,组成世所罕见的天窗群。它们通过地下河彼此连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船在里面穿梭潜行,如同秘境探险。
这些巨量的河水潜伏于山体之下,不知深浅,不明就里,有着深海的恐怖,也有海子的明亮。河流时而在地下,时而又冒出地上,时明时暗,时显时隐,如龙潜行。
而在金牙瑶族乡,凤山的水又化身为湖,变成了石马湖。
月有阴晴圆缺,湖有此消彼长。雨少的时候,湖水消退,湖面缩减。五六月雨季到来,湖水暴涨,水面辽阔,颇有内陆大湖气象。石马湖风光旖旎,青碧的湖水倒映着四周连画的峰丛,泛舟湖上,有如江南美景。湖水的滋养,使这一带变成了草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青草茵茵。村民们就把这里变成了金牧场,马儿嘶鸣,牛羊成群。
凤山号称“岩溶之冠,洞穴之城”,可见其溶洞之多、之奇、之幽。我们的车子在山上兜转,一不留神,一个黑乎乎的洞穴就会闯入眼帘。
鸳鸯洞位于县东,与鸳鸯泉高低相对。洞厅广大,顶似天穹,举目四望,顿生一种无边的空旷感。此洞复式结构,上下两层,交错镂空,洞内石笋丛生,钟乳吊挂,石幔琳琅,一步一景,一步一惊,别有洞天。且看那上千根石笋,一个劲儿向上疯长,每一根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单瘦的茎秆上叠生着织锦状的叶片,在变幻的洞灯下仿佛神奇的海底世界。从二层转下,崖壁上层叠着一圈圈花瓣似的钙化结晶,那是下大雨时,洪水从洞顶倾泻而下,经年冲积而成。
凤山多桥,然此桥非彼桥。凤山的桥是天生的,跟人工无关。两山夹峙间,突然横跨一座巍峨的桥,有的趴着,有的跃跃欲飞,有的气贯长虹。在江洲瑶族乡,我们就遇到这样的桥。这座桥全然由岩质构成,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远远早于人类在那儿,是时间和仙人一般的存在,当地人称为仙人桥。
穿洞也是一种特殊的桥。穿龙岩在县城西北角,是一个硕大的开放式穿洞,整个洞体像一个巨大的会议厅。它雄伟,壮观,是在漫长地质作用下,巨大山体下塌陷出的一个长洞,又历经演化,发育出了种种地质形貌,俨然一部活的地质演变史。
你如果细心观察,洞顶和洞壁,那倒悬的石钟乳、石幔,那岩石上深刻的古老纹理,都藏着地质变迁的密码。巨大的洞厅呈现错层式结构,置身其中,你会忍不住吼一嗓子,只听得回响雷动。面对巨量的岩石、巨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自身是多么渺小!
比起穿龙岩,社更穿洞似乎要小巧些。它立在半山腰的高处,从山脚要攀爬好一阵子才能到达洞口。因为地势高,它更敞亮些,但风大,是过山风的风口。它的石钟乳在常年的风蚀作用下显得干燥、多孔,有的还被雕饰出珊瑚的形状。西边的洞口,像一个镜框一样剪裁着外边的风景:缓坡的山,碧蓝的天,加上帘幕似的泼剌剌的阳光,奇美。
洞里停了几台外地牌照的房车,有海南的、河北的,还有东北的。上去跟车主聊天,原来都是来旅行的,有的已经来了一个多月了。还有一些游客选择住在附近的民宿,在这里漫享山水之乐。
秀山丽水、秘洞奇桥、天窗天坑,是大自然的壮美画卷,更像一部地球之书。“凤山山出凤,凤非凡鸟”,攥着世界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凤山这只金凤凰已开始飞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