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12月11日,“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会议透露,今年青海省预计接待游客5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

近年来,青海依托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发展之路。青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可可西里等世界自然遗产,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禀赋,为青海省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厚实的“家底”。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耿斌在发布会上介绍,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做好“生态+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加紧编制《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着力健全完善“1+N+X”规划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制定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导则》《旅游景区生态容量测算方法》,发布了《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指南》《生态旅游解说服务质量规范》两项地方标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速提效。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大美青海广为人知,文旅产业生机盎然。也正因如此,青海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过程中,始终严守生态底线,各项举措格外用心。

据介绍,青海省近年来始终深化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坚持“多规合一”,在青海湖国家公园总体框架下,高质量编制印发《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制定正负面清单,完善提升环湖沿线基础服务设施,探索出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最佳路径。青海省通过整合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优化推出多条生态文化旅游带,实施“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行动,打造高原湖泊、盐湖风光、草原花海等生态旅游打卡地,开发高原康养、生态研学、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线路和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业态、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下一步,青海省将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有明显成效的增量政策举措,开展一系列惠民惠企促消费活动,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海文旅力量。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