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博览会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了“壮美广西 多彩非遗”2024广西非遗品牌发布暨非遗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活动现场,壮族天琴艺术表演《天之琴》、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壮族马骨胡艺术《壮乡春早》、传统服饰展示《锦绣霓裳》、原生态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等节目轮番上演,将广西民歌的魅力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广西非遗品牌发布环节,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王可文介绍了广西丰富的文旅资源和非遗保护成果,以及广西非遗品牌的商业价值。据介绍,广西已建立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区)级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全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70项、代表性传承人49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115项,代表性传承人936人。其中,“壮族霜降节”“六堡茶制作技艺”“瑶族油茶习俗”3个项目还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连续多年组织举办了一系列非遗品牌传播活动,如“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壮美广西·多彩非遗”广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展示展销等,并推出了一批非遗旅游线路、非遗旅游景区。
非遗商品 主办方 供图
在品牌打造方面,广西推出油茶制作工艺(恭城油茶)品牌“瑶乡醇”、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品牌“濡菲六堡茶”“村姑六堡茶”、壮族织锦技艺品牌“锦绚壮锦”“金壮锦”、瑶族服饰品牌“布眼瑶绣”、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品牌“千年古陶”、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品牌“好欢螺”等。通过这些品牌的打造,促进了文化资源的经济转化,带动旅游业、手工艺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广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促进广西织染绣类非遗项目的传播与认知,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立了“锦绣霓裳”广西传统服饰展,集中展示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的传统服饰、织染绣非遗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