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9月14日,以“我们的故事,中国的记忆”为主题的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成立十周年工作回顾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开幕。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在致辞中表示,2012年,国家图书馆实施中国记忆项目,这是我国图书馆界开展的第一个以口述文献和影音文献为代表的记忆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中国记忆项目是以国家重大事件、各领域代表人物、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专题性资源建设工作。2014年,国家图书馆设立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国家图书馆的记忆资源建设走上了持续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工作路径。

微信图片_20240914200249_副本.jpg

展览现场 国家图书馆 供图

本次展览分为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十年历程、五大主题资源展示、口述史访问体验等多个部分。其中,资源展示分为“英雄”“文脉”“脊梁”“图书馆”“家国”五个专题。“英雄”专题包括东北抗日联军、中国远征军、飞虎队等与我国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专题内容;“文脉”专题展示了“我们的文字”“蚕丝织绣”“大漆髹饰”等由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自建的专题资源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和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脊梁”专题主要展示包括冯其庸、顾方舟、丘成桐在内的25位当代重要学者的口述史访问专题;“图书馆”专题展现老一辈图书馆人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的巨大贡献;“家国”专题从多个视角呈现人们在宏观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中的个人经历和记忆。

观众可以现场点播观看各类口述史料180余段,感知受访人的峥嵘岁月,触摸珍贵记忆。在口述史访问体验区,观众可以现场报名体验口述史访问过程,以“我和图书馆的故事”为主题讲述个人经历,留下一份关于图书馆的生动记忆。

微信图片_20240914200314_副本.jpg

口述史访问体验区 国家图书馆 供图

展览开幕当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网站memory.nlc.cn焕新上线,线上同步展示此次展览的全部内容。展览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全国20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也将以线上线下形式参与联展。

中国记忆项目是以记录历史、保存文献、传承记忆、服务公众为宗旨的新型资源建设工作。截至目前,中国记忆项目已开展多项专题记忆资源建设工作,自建记忆资源总量超过170TB,总时长超过5400小时,征集到逾400小时的口述史料、历史影音资料和大量历史照片、手稿、非正式出版物等文献资源。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