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柳江不是江,是古镇。古镇有条河,叫花溪。

位于东坡故里四川眉山的柳江,四围青山环抱,青峰苍翠;中间平畴沃野,良田千亩。玉带似的花溪,从林木森森的瓦屋山中奔泻而来,穿过镇子上游一座两孔石桥后,急急扑入古镇的怀抱,在古镇臂弯懒懒睡上一觉,再踏上奔向青衣江的行程。因其岸边常年竹树葱茏,春来桃花夹岸,宛如武陵桃源,故有此名:花溪。

古镇铺铺排排,错落在花溪两岸。上下游分别建有石拱桥,彩虹一般倒映在河上。河心有座四面环水的绿岛,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与之相连的,一边是吊桥,一边是栈桥。古镇的浪漫不止于此,人们还在花溪中段拦了道“S”形漫水坝,水坝上均匀分布着一串跳墩石,河水从跳墩石间流过,形成一道白花花的瀑布。有了这些拱桥、吊桥、栈桥、跳墩石,人们过河就有了多种选择,或从原木搭建的栈桥跨过河去,或从琴弦似的吊桥晃过河去,或从省略号似的跳墩石跳过河去,生活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柳江古镇的精华,也在这亲水的两岸。走在沿河的石板路上,一边是清澈温馨的花溪之水,一边是绵延相连的古老木楼,头顶是浓密横斜的古树枝叶,身旁是木质栈道和观景平台。青幽幽的山景,清幽幽的河水,轻悠悠的山风,其间点缀些明艳艳的花朵、活泼泼的戏水人群,此情此景,令人陶醉。

柳江周边,坐落着峨眉山与瓦屋山,古镇风物与两山有关。苏轼有诗云:“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无论寒日里的冬雪还是眼下的秋雨,柳江都是它们的宠儿。

岸边有座“烟雨柳江”牌坊,标题一般提示着古镇的气候特征,特别是在这个“华西秋雨”莅临的时节。柳江的雨,常会与你不期而遇,就那么柔柔地、细细地、不缓不急地下着,似有若无,似烟又雨,将叶子洗涤出晶亮的色泽,将瓦楞擦拭出悠远的古意,将栈道幻化成发亮的绸带。古镇的民居、街巷、亭台和树木,沐浴在这蒙蒙烟雨中,宁静秀美如江南画轴。婉约的花溪,此时置身在烟雨中,独自做着甜美的梦,梦见了森林的故事,梦见了远古的谣曲,梦见了明天的行程……

柳江之美,更美在川西的建筑格调、国风的民俗韵味。依山面水的阁楼,雕花精美的挑梁,古朴考究的花窗,气宇轩昂的屋檐,或砖或木的围栏。典型代表是曾家大院。大院紧临水边,楼台高矗,屋宇庄严,轩窗明净,曲栏环绕。高高基座上酱紫色的门窗、墙壁和廊柱,被参天古树轻拂着映衬着,彰显着房主人曾经的辉煌,也透着建筑悠悠的古意。跨进对开的大门向里走,穿过前院,还有中院、后院,大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轩敞明亮的几进厅堂,齐整排列的若干厢房,彼此呼应的三座戏台,雅致幽静的绣花阁楼,一间挨着一间。庄重典雅的照壁,优美回环的长廊,平整开阔的坝子,一个院落连着一个院落。其间点缀以古树、花草、假山、曲径、凉亭,一花一木、一路一石、一渠一池之中,尽见幽居山中的闲情逸致。此处园林建筑之精美考究,堪与苏州拙政园媲美。据说古镇布局总体呈现一个“寿”字,足见柳江人的用心与智慧,以及对这片乡土的深深眷恋。

不过,两岸建筑的布局略有不同。这边沿河地势平坦,古民居是平面铺展的;对岸是个缓坡,古民居因势而筑,或靠山或临水,显得错落有致。但人们更喜欢临水而居的部分。走在花溪岸边的弯曲栈道上,慢慢浏览沿河的风景,只见那些楼台轩榭全是木质结构,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绿杨拂窗,灯笼高挂,景致与湘西凤凰非常接近。

或许多少年前,这座茶马古道上的深山古镇,也曾有过沈从文笔下的繁华。花溪上舟来楫往,古道上马帮络绎,镇子上客商熙攘,因此才留下了这些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留下了眼前不同凡响的历史印记。

走过花溪那串跳墩石,择一小巷拾级而上,便来到缓坡一面的古街。一栋栋古建筑被高高的骑墙护着,由幽深的小巷连着。那些石板铺筑的街巷中,不时闪现一道月亮门,一面灰照壁,一树丹桂花或紫薇花,让古街更显幽深。走进坡坡坎坎的小巷,你会发现那些神秘的石级穿过一道道月亮门后,又通向更加幽谧的古老院落。不时有一两位妇人,挎着竹篮撑着伞,从通幽的石级上飘然而下。

这些古民居围起的街道虽不大,但十分热闹,整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招或匾或旗,皆古色古香,别有风情。街上卖药材、竹笋、干果等山货的,卖腌腊制品、苞谷烧酒、峨眉山茶等特产的,卖花椒油、芝麻油、香辣酱等调料的,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连多年不见的姜糖、麻糖、牛皮糖,也装在牛皮纸袋里,摆在摊子上。买一袋拿在手上,拈一颗含在嘴里,身心尽是童年时的满足。

吸引人的,还有那些别样的旅店和茶舍。古旧阁楼围出一个个院落,木质的墙壁门窗,木质的地板围栏,天井里的石缸锦鲤游弋,楼栏上的幽兰垂落如丝。走出幽静的天井,便是临河的风景。这一面大多建有观景平台,平台上开设着露天茶苑。坐在清幽的平台上,泡上一杯峨眉山茶,悠然眺望远处的山岚村落、对岸的楼台庭院、河面的天光云影,心情也为之陶陶然。有头上的凉伞撑着,有面前的热茶润着,有阁楼上某房间的钥匙揣着,一下午的休闲时光便有了着落。

间或会有几许晚钟,从镇外的观音寺传来。寺庙建在陡峭岩壁上,山门之外是河,寺院背后是崖,在不可能修建寺院的地方,建起了规模不小的古寺,真是费了一番苦心。奇的是一溜风雨长廊,沿山脊一小段一小段往上重叠延伸,油然产生龙骨似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入夜,躺在柳江的阁楼上,耳边传来动人的天籁。花溪在客栈下面哗哗流淌,晚风从古树间沙沙吹过,吹落的水珠纷纷掉在瓦楞上,发出一片簌簌的轻响。还有远处田园的蛙声一片,附近村落的犬吠几声,枕边油然飘起淡淡的乡愁。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