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连日来,全国各地旅游院校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完善现代旅游教育体系,深入推动产学研高质量融合,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桂林旅游学院第一时间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体会。“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桂林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林春逸说,学院将统筹推进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三大战略,实施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优秀人才汇聚工程、社会服务强化工程等九大工程,以数字化赋能旅游教育变革创新,加快推动专业升级、课程进阶,创新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提供坚实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全会召开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扎实组织开展学习交流。“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将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发挥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扎实开展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为旅游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贡献力量。”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教授徐虹说。

“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战略部署,特别是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视,为我们开展旅游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谢朝武说,学院将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努力建设为侨服务的旅游教育高地,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思想的旅游学术骨干、有数字化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行业精英、有正确职业价值观与责任感的社会栋梁,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优质旅游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着眼于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跨越,从教育、人才、创新等方面作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这对旅游学科所在高等学校应对时代变化、谋求转型提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吕宁说,学院将发挥市部共建优势、语言与旅游复合优势,完善“中文+旅游”输出型教育体系,促进中国旅游经验“走出去”;吸引和培养更多留学生人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学院还将继续加强数字技术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中的应用,培养具有数据和科技思维的旅游研究者、具有互联网思维和独立创作能力的旅游从业者、具有数字营销和创意内容制作能力的旅游营销者。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做好旅游教育改革开放任务。”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孔磊说,学院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成人继续教育改革,把握成人继续教育规律,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完善文旅课程思政相关教案;加强旅游科技人才培养,有序增设旅游科技相关课程和专业。

“全会的召开为我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方向。我们以多种形式学习会议精神,广泛讨论、深入交流。”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刘军说,要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让国内外游客在旅行中亲身体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绿色旅游的践行者,鼓励游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围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着力培养一批行业创新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推动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陈辉建议,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学习世界先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旅游人才;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