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学校放春假 旅行社瞄准新机遇
近段时间,各地学校放春假的消息引发业者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 【详情】
人工智能是助力者还是替代者?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人们工作、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近期AI机器人的上岗,更 ... 【详情】
玉龙雪山长出“数字经脉”
通过微信小程序,游客可快速预约玉龙雪山的景区索道、演出、观光车等相关票务及定制化 ... 【详情】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近日印发的《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11日对外公布,从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10日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消息公布1小时后,多家OTA的海外平台上,东盟国家用户搜索西双版纳的热度环比大幅增长。携程的搜索热度环比增长37%。
近期,青岛崂山巨峰的雾凇景观尤为壮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在栈桥景区,大量海鸥聚集,游客与这些美丽的精灵互动,探寻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别样韵味。
当前,冰雪运动热情不断向南方蔓延,成为冰雪消费新趋势。在成都西岭雪山,春节休闲特色场景之一就是一边耍冰雪、看雪景,一边泡温泉、吃火锅,潮玩冰雪,不亦乐乎;在杭州桐庐生仙里滑雪场,NPC(非玩家角色)身着汉服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浪漫飘逸;更多南方城市的室内滑雪场打破了季节天气的限制,让滑雪成为一项四季运动,潮玩冰雪,在“家门口”实现了玩雪自由。
迎着蛇年春节“非遗过大年”的热度,陕西省内各大景区、街区等不断提档升级、推惠民举措,助力新春文旅消费。看城墙灯展、逛主题街区、游人文山水、品地方风俗……陕西文旅产品文化韵味深长,新意满满,其乐融融。
作为申遗后的首个春节假期,蛇年春节格外引人关注,“回乡游”不仅以亲情和乡情,激活了游子的团圆之喜,思乡之情,更是借助文旅融合,深挖传统春节的文化内涵,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打造特色地方品牌,为激活节日文旅消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动能。
有不少网友反映,景区摆渡车票价高、等候时间长,非常影响游览体验。一方面,游客需要更好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景区也需要一定的收益,该如何平衡?景区摆渡车,是便利还是谋利?
广东省职业教育刘晓杰名师工作室,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构建多元主体的旅游职教学习共同体,探索“ATP”学习模式,致力于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前不久发布的《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研学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并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开设研学旅游相关专业和课程。这不仅为研学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培养高素质研学旅游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培养各类文化和旅游优秀人才,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