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低空飞行服务站正式通过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的符合性检查,将于近期正式对外运营,成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指导下的全区范围内首个、中南地区第二个具有公益性质的A类通航飞行服务站。
今年以来,广西低空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南宁市青秀创新中心低空经济科创核心区已聚集优势企业26家,涉及通用航空、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等领域。桂林、北海等城市也纷纷推出热气球、滑翔伞、直升机等低空旅游产品,让低空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如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在桂林阳朔投入运营、北海市银滩的海上低空飞行营地、南宁市大明山景区的滑翔伞基地、飞行汽车在河池试飞……
钦州望海岭国际滑翔伞基地 黄富明 摄
面对“乘风而起”的低空经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低空经济将应用在打造低空应急体系场景应用,促进农林生产应用场景,还将依托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空中游览、航拍摄影、低空飞行赛事、航空嘉年华等低空活动,支持建设飞行营地、航空航天(无人机)科普教学基地、航空体育飞行圈,探索建设标准化低空旅游试验区。
根据上述方案,广西推动低空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方面,支持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城市建设无人机产业制造示范基地。集中力量培育大中型无人机整机企业,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上企业200家以上,其中力争民营企业数量不少于100家,力争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