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路的风景如同‘阿勒泰’,满眼都是青翠欲滴的绿色。沿途有漫山遍野的山花,有悠闲自在的牛羊,一排排风力发电机沿道路两旁静静矗立,宛若一个个白色风车。我们拍到了斗转星移,也体验了策马奔腾,最关键的‘逃离’了炎炎夏日,玩了两天感觉凉爽又舒心。”日前,北京游客葛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见闻。
葛先生提到的草原天路在河北张家口境内,横跨张家口的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5个县区,全长323.9公里,它是一条产业路、幸福路,串联起沿线景区、服务中心和旅游驿站,为沿线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记者来到草原天路采访,沿线看到了不少自驾出游打卡拍照的游客,有的是全家出游,有的是与朋友结伴。
鸟瞰草原天路 记者 陈晨 摄
坦克上山、直升机体验、扔手雷、打靶射击……走进小南洼驿站,记者看到不少游客正在兴致勃勃地进行体验。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表演者拉起了马头琴,悠扬的旋律让人瞬间感受到草原的热情与辽远。
去年,草原天路小南洼驿站经营者米继锋对驿站进行承包建设,打造了沉浸式军事体验基地,融合了住宿、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随着草原天路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家乡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作为本地人,我想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做好服务。因为我曾经当过兵,于是就建起了军事文化主题的驿站。改造前,驿站只是满足游客停车、用餐等需求,但现在不同了,驿站多了不少军事体验特色项目,客人基本上会在这停留一晚或更长时间。”米继锋说。
离开小南洼驿站,记者前往下一站。
“花海小火车开啦!”只见一列橙黄色车身的观光小火车从花海中缓缓驶来,车上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风景,还有的悠闲地品着咖啡观景。这是草原天路沿线的柳条坝驿站的热门体验项目之一。
在柳条坝驿站,记者遇见刚刚体验了花海小火车的山西游客程琳琳。“每年夏天到张北度假已经成为我和朋友们的约定,一般会住一至两周。小火车很有趣,我基本上每天坐一次。今年柳条坝驿站新建了牧野星辰露营地,娱乐项目多了,配套设施更好了,我们也住进了星空木屋,每天一起床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碧草花海,很是治愈。”
其实,通过草原天路受益的,除了游客和旅游从业者,更有沿线的村民。“草原天路是一条致富路、振兴路。交旅融合效能充分释放,草原天路张北段覆盖沿线7个乡镇、128个村庄,直接受益群众近10万人。”张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晓东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旅游资源整合,草原天路旅游红利充分释放。比如,张北县实施项目带动、景村共建、就业扶持“三大计划”,以景区带动、政策助力、产业推动带动沿线村民增收。村民通过参与接待服务、进入景区务工、销售农特产品、开创农家乐等实现稳定增收。截至目前,草原天路张北段沿线已发展农家乐300多家,带动2000多户农民就业增收。
李燕龙是草原天路沿线张北县白庙滩乡上沙坝村的村民。2018年,李燕龙返乡创业,打造了青草堂度假营地。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如今返乡就业、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大家都享受到了草原天路带来的旅游红利。李燕龙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以前村民们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年收入只有几万元,而现在,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院、民宿,有的一年能收入几十万元。我们还在民宿中安排了马头琴演奏、歌舞表演、打铁花表演,在餐厅中给游客讲草原天路的故事。希望游客们能对草原天路有更直观的认识,对在地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李燕龙说。
“驿站的餐饮、住宿岗位吸纳了不少周边村民,除了正常务农外,在旅游旺季这些受聘村民每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过几天丰收季到来,还会有很多村民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来这里销售,比如土豆、柴鸡蛋、蚕豆等。驿站给村庄增加了人气,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销售平台。”米继锋说。
“新鲜的牛肉干、韭菜花,大家过来看一看呀。”在一声声吆喝声中,不少游客被吸引过去。在柳条坝驿站牧野星辰露营地,不少村民正在市集上售卖农副产品。“营地组织的市集吸引来了不少村民,我们每个月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这种合作模式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此外,营地有30名员工,大部分是周边村民。”草原天路柳条坝驿站营长肖静说。
草原天路是交旅融合的生动实践,不仅勾勒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也展示了村民的美好生活,书写了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当前,农村公路已超过460万公里,道路通则百业兴,一条条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激活了农村的人、货物、思想的流动。”近日,在“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路线主题推选河北站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文剑提到,路通了,农产品可以进城了,城里的东西可以来农村了;路通了,农村人可以出去打工了,城里人可以来农村游玩,吃农家饭了;路通了,外面的信息、思想进来了,大山里的孩子,眼神比以前都活泛了。可以说,农村公路是新时代的超级工程、民心工程。
草原天路正是这样的一条农村路,好风景带来了好前景,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