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诗画浙江> 信息速递>

2003年,杭州萧山区启动了“圆梦湘湖、还湖于民”的重大决策后,湘湖一期、二期、三期先后建成。如今,“一湖秀水,两岸美景”、世界旅游联盟拔地而起、“湘湖对话”惊艳绽放,刚好20周年。

西湖与湘湖有很多相似之处,水域面积都是6平方公里左右,都是由钱塘江古海湾演变而来的潟湖。湘湖边的越王城山和西湖群山一样都是天目山的余脉,历史上都曾有兴废之争。湘湖又称“之垂湖”,是钱塘江从萧山闻家堰至杭州闸口一段,江流蜿蜒曲折,形成一个反写的“之”字形,人们把这段江道称为“之江”,江北的西湖就是“之”字上的一“点”,江南的湘湖即为“之”字所垂。正因为如此,湘湖和西湖历来被看作是“之江”南北的姐妹湖。历代文化名人游历湘湖时,都会与西湖相提并论,说她“风景胜迹不在西湖之下”。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湘湖》中说,相比西湖的时尚俏丽,湘湖更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清纯可爱,充满了自然的野趣。两湖战略合作主要是针对湘湖而言,重点是要打好“三张牌”。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一是打好文化牌

湘湖历史人文底蕴特别深厚,至少有四大文化非常知名。8000年跨湖桥文化,代表着新石器时期的海洋文化;以吴越争霸古战场遗迹、越王城山、固陵城遗址一带为代表的越文化;三江口渔浦一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是钱塘江诗路文化;以杨时为代表的理学文化。

杨时的理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他的从政思想,使他实干创新、开凿湘湖、造福于民。史书记载杨时是发源于湖南的“湖湘学派”嫡系传承人程颢程颐的弟子,朱熹的老师。他不仅到萧山布道讲学,还积极实践。程朱理学中蕴含的“经世致用”“务实创新”思想是浙江精神的底色,与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世界旅游博览馆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二是打好国际牌

要抓住亚运会举办和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萧山的重大机遇。

2017年9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成都举办年会时,成立了世界旅游联盟。同年12月17日,世界旅游联盟(WTA)与浙江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文件,总部正式落户萧山湘湖压湖山岛。目前联盟有228个会员,一半以上来自境外,覆盖五大洲、41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世界旅游联盟成立以来,“湘湖对话”已经举办了4届,先后探讨了减贫与发展、提振旅游信心、塑造未来旅游生态等话题。根据协议,“湘湖对话”品牌永久保留。每年此时,与旅游领域相关的优质企业和顶级资源都将汇聚杭州。我们应该依托世界旅游联盟这一平台,不断扩大在旅游业界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如今,世界旅游联盟已经将西湖传说、良渚故事、龙井茶叶等带到了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马上又将带到西班牙。后疫情时代的杭州文旅IP期待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认同,而世界旅游联盟的多边合作体系和市场交易网络,让这份欢迎和期待有了更宽广的落脚之地和更精确的市场预期。

森泊乐园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三是打好休闲牌

2010年,国务院《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将杭州定义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中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湘湖比西湖更有优势承接休闲功能、发展休闲产业。

湘湖是杭州仅有的两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另一个是千岛湖),同时,以世界旅游联盟为中心,依托联盟带来的会展业优势,旅游公共配套、酒店等项目落户湘湖和萧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大美湘湖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此外,湘湖也是“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游线开发的重要节点。三江口是从滨江到建德、淳安的必经之地。正如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到杭州调研时说的,杭州要做好“水”的文章、“文”的文章、“人”的文章。萧山以旅游业为撬动,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对资本、人才形成虹吸效应,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无论是西湖风景名胜区还是萧山区,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两湖承载着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盼,承载着擦亮“人间天堂·最忆杭州”金名片,打造世界一流文化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使命。期待江南江北姐妹湖通过品牌共建、文化共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系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