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近期,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2022年“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采访宣传活动走进遂宁市大英县。媒体团成员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现场体验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大英县获评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一年来的提升建设成果。

一年来,大英县始终锚定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坚持走“打破自然资源依赖”的创意旅游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旅游产品全域布局、旅游要素全域配置、旅游设施全域优化、旅游产业全域覆盖,不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2021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1550.5万人、同比增长22.3%,旅游收入达到134.59亿元、同比增长18.6%。

“擦亮”名县品牌

推动文旅发展“强”起来

一年来,大英县始终保持“模式不变、力度不减”,延续建设天府旅游名县领导小组“1+8”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升工作,全面巩固创建成果。

强化规划编制“挖潜能”。大英县坚持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大方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镇村片区规划编制,综合考虑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基础服务、旅游功能配套等要素,高标准编制《遂大融城发展片区旅游专项规划》《大英极核发展片区旅游专项规划》《成遂协同绿色发展片区旅游规划专章》,为大英文旅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挖潜增能。

强化政策扶持“增动能”。大英县通过制定《大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大英县影视业扶持政策》《大英县文旅人才奖补措施》等制度,支持文旅企业建设项目、开展营销、引进客源,扶持文艺创作、文艺人才培养,累计兑现奖励文旅发展资金4235万元。出台《大英县2022年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对纾解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刺激文化和旅游消费,分类别给予不等额资金支持。

强化区域协同“提势能”。大英县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先后参与第八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四川省第十二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2022重庆国际都市文旅消费节暨“元宇宙”文旅大会等活动。依托“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与西昌、广安、稻城等天府旅游名县加强合作,积极推进旅游政策沟通、旅游线路联通、旅游资源互通。

“叫响”名县品牌

推动文化旅游“旺”起来

一年来,大英县针对市民游客对文化和旅游产品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的新需求,持续打造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生态,进一步推进景区升级、业态创新、品牌集聚。

在景区升级方面,大英县延续“死海”之奇,加快推进中国死海二期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新建一千零一夜水世界、太阳宫亲子互动区等特色场馆,新增彩虹滑道、网红玻璃船等多样体验,今年第二季度景区游客数同比增长15.2%。演绎“浪漫”之情,加快建设浪漫地中海,引入山地越野、湖畔星空帐篷酒店等体验性娱乐项目,推出“玩转海洋之心·六国嘉年华”等主题系列活动,帮助投资方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剧好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建设投资6亿元的精益影视文创基地。

据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该县正着力开启“丝路”之旅,加快建设丝路奇幻城,波斯王宫、温泉服务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截至目前,郑和宝船、梦回汉唐等项目已建设完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丝路神灯》预计9月中旬公演。同时投入2000万元建设卓筒井国家级文物保护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完成卓筒井一期大顺灶修缮工程,有序推进卓筒井二期顶心灶、万和灶、祥发灶修缮工程。

在业态创新丰富方面,大英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打造红色景点,规划建设“阆仙诗苑”,以“文化热”带动“文化游”。大力发展“乡村游”,结合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中国宋风古井桃源乡游和“乐享土门”中国中医药康旅目的地;推出乡村民宿精品“东方客馆”,乡村旅游精品“绿山微湖”,新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户20余家。积极推进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业态创新,培育国家工业遗产、省级体育旅游培育基地等新业态品牌5个。

在品牌建设方面,先后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首批100个魅力乡镇、天府旅游名村、四川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品牌30余个。同时,该县还推出了“大美大英·有你更美”文旅宣传口号,运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制作宣介视频450余条,举(承)办“大唐幻世牡丹花展”“川渝乐翻天戏曲交流展演”“四川省中小学生射箭锦标赛”等节会赛事16次,民俗鼓乐《蓬莱大乐》、女子群舞《扁担弯弯》在央视节目《欢乐城市派》上演。

“做实”名县品牌

推动文旅环境“优”起来

一年来,大英县坚持硬件设施提升和软件服务改善“两手抓”,努力为游客创造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省心、游得舒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的旅游环境。

在硬件提升方面,大英县实施“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对标竞进行动,启动《大英县公园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规划》编制,按3A级旅游景区标准升级改造蓬莱公园,建设花点、花带、花街、花廊、花园“五花”景观5万平方米,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新增城市绿地1.8万平方米,旅游化改造城市道路5公里,着力建设游客“愿意来、愿意游、愿意留”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交通也是大英县提升旅游硬件设施的重要部分。一年来,该县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完善“快旅慢游”旅游公共交通体系,“港湾式”改造公交站台7个,新开通旅游公交线路2条,实现高速路出口、汽车站、火车站到核心景区的公共交通无缝对接。促进“传统休闲游”向“智能便捷游”转变,优化提升文旅大数据中心服务功能,推动智能讲解、智能安全监控、智能机器识别等“智慧化”服务进景区,部署打造四川首个县域级全域旅游数字化平台,积极推进实现“一部手机游大英”,大力建设“智慧博物馆”“智慧酒店”等数字化服务场所。

舒心的旅游环境是游客旅途加分的重要一环。一年来,大英县通过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廊道、休闲绿道等15公里,配套旅游观景台、生态停车场等20余处,新(改)建旅游厕所10座,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点5处。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文旅能人200余人。实施文旅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公益活动,新(改)建志愿服务工作站10个。强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逗硬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欺客宰客”“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持续优化提升文旅发展“软环境”,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