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起,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文旅融合看浙里”——2022浙江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采风活动启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采风团以“浙江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先进经验”为切入点,前往余杭、安吉、长兴、嘉善、桐乡等地,找寻浙江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
文旅融合 探索先进经验
近年来,浙江各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将文化价值转换成旅游经济价值,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
雪糕,是炎炎夏日的最佳解暑美味。在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造型精致、清凉爽口的文创雪糕,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除了往年的“玉鸟”“小鹿”样式,良渚文化系列雪糕今年还推出了新样式——“宫殿”。宫殿雪糕的外形参考了良渚时期的房屋造型,在细节处呈现了当时木骨泥墙、人字形屋顶的特点。据良渚文创工作人员何玮佳介绍,良渚各类文创产品已经达到500多种,这些产品成为游客体验良渚文化的新方式。
良渚文化系列雪糕 杭州良渚玉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供图
此外,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设置多个互动区域,完成艺术长廊建设,引入文明探索营地,游客可以体验探访考古、陶器制作、玉器打磨、水稻插秧收割等项目,全方位了解良渚文化的“前世今生”。
“文化是方向盘,旅游是发动机,两者结合既能找对方向,又可以跑得快。”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建华表示,余杭通过良渚遗址保护开发和首创文旅融合指数,在文旅产业融合取得较好的探索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逐步以数字化赋能对文旅融合进行层级提升,让文化更加生活化,为游客提供更多个性化、专业化体验产品。”
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共同组成浙北流域不同历史时期重要文明谱系的,还有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安吉古城古越文化。2021年12月,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集文物展览保护、主题讲座教育、考古研究基地、考古体验培训等于一体,给游客带来沉浸式考古研学体验。
“目前我们已经接待了3000多位游客,仅6月份的暑期夏令营就有600名孩子。疫情逐步好转后,接待量还会上升。”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柯安顺介绍,研学课程以探究越文化、秦汉鄣郡文化为主方向,已推出浙江自然博物院科普研学之旅、良渚/安吉历史文化之旅等研学路线,游客不仅可以在室内开展考古绘图、器物修复、文物拓印等活动,还能到室外考古沙坑掌握基础的田野考古方法。
除此之外,长兴的太湖古镇推出歌舞剧《醉美太湖》,展示本地千年文化,临平的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用数字赋能体验场景等,这些做法都为“文旅融合如何探索”这道开放式题目寻找到了更多浙江答案。
文旅共富 助力美好生活
太湖龙之梦乐园,以显山露水的自然环境与完备多样的游乐设施,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乐园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乐园现有的4500名工作人员中,75%以上都是附近居民,从事保安、客服、保洁、票务、厨师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乐园在人员招聘和项目合作中,特别关注当地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问题,很多农民为这里提供牧草、花卉、农特产品,预计人均增收万元以上。在乐园演艺板块,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办学,定向培养舞蹈表演专业演员。嬉水世界等业态在寒暑假期间大量招聘实习生、暑期工,为大中院校毕业生社会实践和解决就业问题。
龙之梦 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在带动本地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龙之梦乐园也积极承担帮扶其他地区的责任。湖州市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就设立在龙之梦,展示、销售的优质农产品500多种,包括红枣、核桃、人参、灵芝、山珍、菌菇、枸杞、藜麦等,皆来自湖州对口支援省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其他扶贫地区。
近年来,浙江各地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推动两大万亿产业持续融合发展,助力浙江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
嘉兴桐乡“乌镇模式”已被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入选全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和全省高质量融合典型案例。在乌镇,划桨摇橹的船工多半是原乌镇渔业村村民,民宿房东多为本地居民,有专门的商业长廊供原住居民免费经营,桐乡以“共创共有”的理念开发运营乌镇旅游,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并且,“乌镇模式”还走向了全国,旅游红利惠及他乡更多百姓。北京古北水镇将乌镇作为模板,并获得乌镇授权,从各方面还原乌镇精髓,被称为“北方乌镇”,吸纳当地就业人员约3500人。贵州遵义乌江村,引进乌镇旅游公司参与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村寨。全面运营后,预计能吸纳当地2000人就业。一张以乌镇为圆心,以旅游为媒的共富新图景在徐徐铺开。
文旅惠民 释放消费活力
为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浙江各地推出多种文旅特色产品和优惠活动,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与周边城市协作联盟,满足市民、游客文旅需求。
走进嘉兴西塘古镇,这里可谓是“愈夜愈精彩”。2021年底,西塘古镇景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当地夜游掀开新篇章。夜间两岸灯光亮起,行人络绎不绝,摇橹船在水中轻轻摇晃,往深处行进,特色的“酒吧一条街”更是热闹非凡。
目前,嘉善推出同城待遇共享,全县15家景区景点、景区村庄已经纳入长三角示范区首批公共文旅服务项目清单,面向示范区三地居民推出免票、打折等优惠活动。青浦、吴江、嘉善还共同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文旅服务“一卡通”机制,嘉善已有4家4A级以上收费景区完成第三代社保卡手持核销机软件升级。
西塘 周丰 摄
“嘉善的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同频‘链’动长三角。”据嘉善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嘉善聚焦区域合作联盟化,合力打造“青昆吴善”旅游协同发展核心圈。“我们主动联合青浦、吴江,合作建立了旅游图片库、旅游网、旅游小程序、旅游微信、旅游识别符号、旅游一卡通等方面的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协同机制,高位推进文旅产业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导产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消费复苏,浙江举办了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其中就包含“惠游浙江”系列板块,各地合计发放超4亿元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发布惠企惠民举措200余项,开展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350余场。
对于浙江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的探索经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总结道:“疫情冲击下,文旅行业既面临挑战,也在抓住复苏与转型的机遇。自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名单公布以来,各个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在文化产品创作中融入旅游需求导向,在现代文化体系建设中注入旅游发展手段,今后也需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市场,用新思路、新办法破解产业融合发展难题,做好文旅深度融合‘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