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9月28日,由河北省沧州市委、沧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文旅融合,壮大主题旅游新动能,助推沧州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为主题,以进一步推动沧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擦亮沧州文化和旅游品牌、助力沧州市经济发展为目标的2020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沧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本届大会主要包括开幕式暨线上项目观摩活动、文旅招商项目推介暨投资项目云签约仪式、文化旅游工作推进会、流动的文化——大运河非遗大展暨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2020年京津冀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推介会、线下项目观摩、滨海主题旅游推介活动和沧州市第二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八项活动。

本届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沧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为主会场,任丘市、黄骅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盐山县、海兴县为分会场共同举办,力求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和模式革新,壮大主题旅游新动能,助推沧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至此,沧州“一城一品、一县一景”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本届大会创新举办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推出了云展览、云观摩、云相册等新形式,采用“直播+录播”的方式,深入宣传沧州市旅发大会在公共服务、综合带动、扶贫富民等方面的建设成就,开辟了新传播渠道,并对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特色农产品、旅游线路等进行持续推介,用科技让体验方式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传播沧州文旅最强音。

“云展览”。本次大会开幕式在线上进行了全景直播,大会期间还举办了“流动的文化——大运河非遗大展暨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和2020年京津冀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推介会。非遗联展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线上设置运河精品区、非遗之旅区、非遗抗疫作品展等展区,主要采用直播现场、直播带货、直播寻访、云上展览等方式,对非遗联展进行全方位展示。产品推介会设置了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和管理、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文化科技融合、政策咨询培训和绩效评价、文化内容生产等线上展览模块。

“云观摩”。本届旅发大会旅游项目观摩活动以线下实地观摩和线上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组织参会嘉宾对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观摩。线上观摩文旅产业建设成果,4.5小时的全景云观摩直播,通过专家学者解读、旅游达人分享、外景主持人现场连线等形式对沧州市旅发大会文化和旅游项目、特色产品、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解读。直播视频资源通过冀时云平台分发到30家媒体平台,总曝光量超1.9亿次,直播观看量超2000万人次。

“云相册”。本次大会采用在线相册模块,巍峨壮观的千童文化园、古朴厚重的郛堤城遗址、刚猛脆烈的八极拳、妙趣横生的宠物小镇、一步一景的任丘华北油田矿山公园……这些都一一展现在相册之中。一站式的文旅资源展示平台,让游客足不出户便可尽览美景,领略狮城的文化底蕴。

2020年沧州市旅发大会精心打造了龙山文化康旅项目、华北油田矿山公园、黄骅郛堤城遗址博物馆、渔家风情旅游度假带、孟村管道文化长廊、八极拳文化研学基地、千童文化园、盐山“管道工业旅游观光带”、千童文旅小镇、正大宠物文体小镇、小山火山遗迹地质公园等项目。

旅发大会期间,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沧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京津冀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承办的“匠心华韵 运河传承”流动的文化——大运河非遗大展暨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沧州市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拉开帷幕。

联展以线下和线上两种展示方式进行。线下包括融入生活展区、传习体验展区、非遗美食品鉴区、非遗题材摄影作品展区、沧州六大文脉展区和非遗大舞台六大板块,汇集了北京的景泰蓝、六必居酱菜,天津的泥人张、杨柳青木版年画,河北的蔚县剪纸、吴桥石影雕等京津冀三地的186项特色非遗项目和精美作品。线上活动突出非遗科技融合,贴近现代生活,聚焦时尚消费,主要分为直播现场、直播带货、直播寻访、云上展览等栏目。直播现场、直播带货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对活动现场进行全景展示和特写展示,充分展现文化和旅游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新趋势。“直播寻访”围绕文旅融合,深入到京津冀多个非遗项目原生地进行网络寻访,引领观众在“云端”走访北京珐琅厂、天津葫芦庐艺术馆、沧州师蜂堂中医诊疗制剂工作室、沧州市博物馆等,对京津冀三地非遗项目所处的文化生态和存续状况深度展示,实现非遗云端旅游。云上展览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多个系列、多个板块全面展示了京津冀大运河相关非遗项目。

本届非遗联展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切实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活动形式日益丰富,交流互动持续发力,合作机制健全稳定,特别是非遗联展机制,自创办以来,每年由三地轮值牵头主办,一年一主题,一届一特色,活动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京津冀区域和大运河沿线文化软实力,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是融入当代生活,增强非遗实践活力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行动。活动场地设在风景优美的大运河湾公园,“大运河畔话非遗”,多姿多彩的非遗与运河自然生活场景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人们在休闲观光中沉浸式欣赏、体验、品味非遗,让非遗回归生活,让运河回归人民,体现了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

三是扩大非遗旅游消费,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促进文旅融合的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非遗既有文化属性,也有产业属性。此次活动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通过线下传统工艺品展销、特色美食品鉴,线上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吴桥杂技大世界网上直播寻访、千年运河休闲旅游等形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扩大非遗产品消费,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非遗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京津冀区域和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非遗智慧、非遗方案。

日前,《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指出,要切实搞好顶层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六大类19个专项任务。至2020年底,主城区段全部河道及城区以外具备条件的河道完成清淤疏浚。至2021年,文化遗产实现应保尽保,绿色生态廊道初步建成。至2022年,实现主干河道正常来水年份全线有水,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绕行沧州中心城区、泊头及青县城区。

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主要思路及目标在城市区层面,坚持“4434”工作思路,一是明确“四个定位”,即“大运河文化重要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城市重要标志、大运河国际马拉松赛事举办地”;二是打造“四大片区”,即永济片区(渤海路至永济路)、人民公园片区(永济路至新华路)、清风楼片区(新华路至黄河路)、御河片区(黄河路至海河路);三是明确“三条主线”,即保护绿线、风貌建筑控制线、核心监控区范围线;四是抓好“四项工程”,即河道拓宽清淤、堤顶路贯通提升、两岸绿化提升、运河桥梁修建装修及两岸亮化等工程。

至2022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领域重点工作顺利推进,重点片区和特色文化集群打造效果显著,具有沧州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展示带、生态景观带、全域旅游带、协同发展示范带初具雏形,确保沧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大运河上的园博会顺利举办。至2025年,沧州段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全面保护,主干河道实现全线有水,绿色生态廊道全面建成,文化旅游形成统一品牌。完成岸线修复,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适宜河段实现旅游通航;建成大运河绿色廊道景观林带,生态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沧州市正在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加快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建设,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体系,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品牌内涵和外延。借着政策的东风,促进沧州文旅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