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建议,支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达久木甲表示,民族地区大多地形地貌独特、气候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丰富,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起步晚、基础差、发展水平低等问题,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旅游建设资金缺乏,专业人才匮乏,且优质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旅游开发项目面临审批难、落地难问题,严重制约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为此,达久木甲建议,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一要健全完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领导机制。探索在民族地区成立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党政统筹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旅游工作格局,彻底改变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单打独斗“小马拉大车”局面。二要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旅游多渠道投入机制。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民族地区旅游业政策,设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将民族地区重大文旅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允许民族地区政府成立旅游发展基金。出台民族地区“金融+文旅”帮扶措施,推动金融部门在提供专项信贷资金、缓解还款压力、实行减费让利、开通信贷绿色通道等方面精准发力。出台支持民族地区中小微文旅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开发面向民族地区文旅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要建立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将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纳入教育扶贫规划,出台民族地区免费旅游人才培养政策,按照“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培养民族地区本土旅游专业人才。设立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训专项资金,加大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训力度,通过挂职锻炼、高校培训、考察学习、线上培训等方式,提升民族地区旅游人才业务素质。四要加大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民族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加快民族地区国家开放口岸机场建设,促进入境游发展;加快民族地区通用机场建设,助力发展航空旅游。加快民族地区景区景点公路建设,提高通达能力。五要放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硬约束。适当调整民族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范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将旅游资源品质高、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调整到实验区范围内,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将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简化民族地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批、用地审批程序,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项目审批难、用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