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乡村>

犁桥水镇风景一隅 犁桥水镇 供图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各式花灯目不暇接,璀璨烟火华丽绽放……前不久,安徽省“我们的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之“夜游犁桥”暨“璀璨铜都”烟花秀在铜陵市西联乡犁桥水镇上演。当晚,古镇内小桥流水、戏曲笙歌,青砖灰瓦、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在华灯的映衬下流光溢彩,熙熙攘攘的游客在此感受浓浓年味,宛如一幅穿越千年的“清明上河图”。近年来,犁桥水镇依托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积极培育乡村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启动了乡村振兴“美丽引擎”,为打响“休闲铜都”文旅品牌贡献了重要力量

守住根脉 空心村庄活起来

西联镇犁桥村地处长江之畔,是典型的江南圩区水乡,有着浓郁的水乡风情。“‘圩区’意味着这里常年受到洪水侵扰,以前村里十分贫困。”村中老人回忆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移居城市,村里的老房子逐渐荒废。尽管“小桥流水依旧”,却显得格外寂寥。

从长江岸边的“空心村”,到火爆多个网络平台的网红景区,仔细分析犁桥水镇的“华丽变身”便会发现,这一切与景区守住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根脉密不可分。

作为土生土长的铜陵人,10多年前,犁桥水镇总经理朱国正就有一个“犁桥梦”。“早年在外打拼时看过很多古镇,我便萌生了把富有文化传承的老物件与景区融合、在家乡打造文化古镇的念头。”2012年,经过充分调研,朱国正决定将企业重心转移到文化旅游方面,打造新的犁桥水镇。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决定。”朱国正回忆道,“水镇建设不仅体量巨大,而且面临老建筑、老物件如何保护等问题。”对此,朱国正有自己的规划。他搜罗各类老物件的信息,在保留水乡肌理和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多次调整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徽派建筑、江南水乡、园林风光,将景区定位为集赏玩游住购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并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

随着心中的蓝图一点点变为现实,朱国正的“身家”也一点点空了。了解到本地企业家回乡创业遇到困难后,铜陵市、义安区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伸出了援手,由义安区区属国有企业牵头,成立了铜陵犁桥水镇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项目总投入9.6亿元,将项目继续推进。

景区建好了,如何保持良性运转?犁桥水镇在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打造消费新场景的同时,聚焦网络宣传,尝试通过短视频对景区进行宣传。凭借水乡风情特色和丰富的体验项目,景区在抖音、小红书、朋友圈迅速“走红”。在抖音平台,景区热度位居安徽省前三位,话题曝光量突破1.2亿次。据统计,去年4月开业至今,犁桥水镇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住宿、餐饮、门票、购物等营业收入8000万元。

文化赋能 江南水乡火起来

虽然犁桥水镇在网络平台成功出圈,但在朱国正看来,网红打卡地的流量只是昙花一现,缺乏文化内涵的景区是无法长红的。

自开业以来,犁桥水镇不断挖掘在地文化内涵,以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引进了知青社、民国街、戏楼、乡购等商户100余家,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入水镇场景设计之中,让游客产生更多共情。同时,引入了铜匠工艺、蜡染艺术、扎染手工、汉服等商户,集中展示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田园文化、农耕文化及犁桥水文化,让游客感受不同时代的生活气息,提升游客体验度,促进二次消费。

以铜得名、因铜兴市,铜文化是铜陵的城市之魂。走进犁桥水镇铜徒学堂,敲打铜块的声音不绝于耳。学堂中央5米多长的课桌前,10多名游客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聚精会神地制作铜版画。“铜版画作为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艺术形式,需要经历粘、敲、刻、擦、装5个步骤。虽然工序复杂,但作品保存得当的话,数十年不会变。”铜徒学堂负责人介绍,乡村旅游发展后,为铜版画以及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去年4月学堂开业至今,前来体验的游客已过万。

铜徒学堂内,铜陵市民洪女士与9岁的女儿完成了龙形象铜版画制作。她说:“希望孩子在体验过程中能够对家乡的铜文化有更多了解,同时感受浓浓的年味。”

“如果说铜文化是铜陵的城市内核,那么,水便是犁桥水镇的灵魂。”犁桥水镇景区负责人刘东成介绍,他们依托村里原有的明塘、水系等,通过人工开挖,形成了有方塘、小河、水巷的水景观系统。川流不息的河水将不同街区、不同景观巧妙结合,借助“声、光、电”技术和景观植入等手段,打造会“讲故事”的景区夜景,让夜间旅游更有魅力,吸引更多游客。

景区不仅要有颜值、有内涵,更要有体验。为此,犁桥水镇常态化开展县衙审案、打更巡街等演艺项目,引入了水上竹筏舞、高杆船技、独竹漂等非遗演出。“春节期间,水镇还将上演佤乡谣、傣族风情等民族歌舞表演,推出打铁花、竹杠舞等非遗展演,举办庐剧门歌等情景式演出,进一步丰富市民游客假日精神文化需求,绽放‘休闲铜都’文旅魅力。”刘东成说。

促进振兴 和美乡村富起来

近日,笔者在犁桥水镇景区入口处看到,挑担子的村民一字排开,自家种植的生菜、玉米等农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吆喝声不绝于耳。

自去年4月开业以来,随着犁桥水镇人气持续攀升、乡村旅游日益红火,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数据显示,发展乡村旅游,犁桥水镇带动本地村民就业超1000人,人均增收超4000元;带动周边农家乐46家,每家月均营业收入超过20万元;带动当地乡村民宿、餐饮、商超100多家。此外,景区内提供的免费农户摊位达70家,村民自产自销农产品每月收益近万元。

乡村发展不仅要让百姓“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犁桥水镇通过举办田原艺术季活动,积极探索艺术振兴乡村新路径,在田间地头、白墙黑瓦间,创作既富有田园味道又饱含生活气息的作品,让村庄更有看头、游客更有劲头、农民更有奔头。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位艺术家来到犁桥村,迷你美术馆、稻舞台、稻剧场、荷塘图书馆等40多个艺术景点遍布全村,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体验需求,一幅“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强化“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到长三角等重点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吸引旅行社引客入铜;推动犁桥水镇4A级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工作,提高景区的品牌知名度;积极推动“大犁桥”示范区规划,结合和美乡村建设、二十四节气以及当下热点,推出犁桥美食节、中国·铜陵田原艺术季、犁桥过大年等活动,彰显犁桥文化内涵、丰富乡村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