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天台山是浙东名胜。唐时三朝帝师、道教宗师司马承祯隐居天台40余年,李白仰慕其名,曾三上天台山。在天台期间,李白尽览琼台、华顶、国清寺、石梁飞瀑等天台名胜,寄情山水,写下众多诗歌。

这是在浙江省天台县石梁镇西北部的大竹园村。远山的轮廓在雾岚中若隐若现。慈圣大坑绿汪汪的,平铺在幽深溪谷。布满卵石的栈道,在林间闪闪烁烁。宽阔溪滩的一侧,覆着几只小木船。当地导游随口说道,唐代的诗人,当年就是从这个“扑船码头”上岸的。心里讶异,原来我脚下的山径曾经走过李白的谢公屐呀。

李白少年出蜀,于江陵遇高道司马承祯。两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雇舟南下,第一次寻访司马承祯的修仙地。寻隐者不遇,但是他饱览海上仙山的神奇景象,企图长翅膀,成鲲鹏,得羽化。因“非廊庙之器”被玄宗赐金放还后,李白由布衣入卿相的理想破灭。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秋,他挥一挥衣袖,愤然告别长安,又一次踏上天台山,一吐愤懑之气。二登台岳,李白成为天台山最出名的游客。

紧接着,三四百位唐代诗人跋山涉水,先后抵达。天台山上高朋满座。“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时光更迭,我一次又一次走进天台山,重走浙东“唐诗之路”,何尝不是凝望那些踏上天台山的诗人背影,追寻前人的履痕?

山因水活,水因山险。到天台山,断不能错过的是石梁飞瀑。

太白曾感叹:“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我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抵达石梁飞瀑,恰是阵雨初歇。石子路的性子软了很多,给予脚底潮湿的抚触。丰沛的雨水滋润了沿路的水青冈、鹅掌楸。人迹不盛,只听得“哗哗”轰鸣,声如惊雷,仿佛整个山谷都在震动。

站在下方广寺门口,目光穿过水汽,能看到连绵山冈的翠绿中,两崖对峙,相距约两丈,一石如梁,横亘其间。梁脊微隆,中间悬空,窄处宽不盈尺。前行几十个台阶,折回中方广寺的昙华亭。抬头仰望,却见金溪和大兴坑溪从左右奔聚,如两龙争壑,不分雌雄,汇成急流穿洞而出,自30多米高的峭壁上奔泻而来。瀑流冲撞山岩,层层下跌,如银河倾泻,直捣水潭。水柱如齐发的箭镞砸落在乱石上,坠入幽谷中,势不可遏,声震林木。千古石梁,瀑以梁奇,梁以瀑险。当年米芾南游至此,大为震撼,欣然提笔挥毫。飞瀑附近的岩壁上,至今留有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也有水团被风吹散,飞珠溅玉,笼起一层乳白色的薄雾,浸湿崖壁,滋养古木,濡染黄墙黛瓦的千年古刹。随意在潭边找块石头坐下,可汲水煮茶,闲看水开;可掬水在手,以洗风尘;可聆听梵呗,一濯尘心;也可浴乎瀑,风乎舞雩,咏而归。

天台山,是山岳之神秀者,不只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文化之山。无论李白,还是吾辈,“相逢又说向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