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undefined

“村超”比赛现场 王炳真 摄

冠军身披蜡染斗篷、欢呼声响彻夜空,浓厚的烟火气息让人流连忘返,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沉醉……这是7月29日晚贵州“村超”总决赛的情景。“村超”全名为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由群众主创、参赛者以村民为主,自今年5月举办以来,迅速火爆网络,引得大量游客前往观赛。

搭乘“村超”快车,榕江县旅游业也在这个夏天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村超”举办一个月时间内吸引游客42万余人次,其中本地游客30.39万人次,外地游客11.61万人次。截至目前,网络传播量超过300亿次。

村民欢、观众乐、经济火……“村超”,让世人记住榕江乃至贵州的多彩风情,也让世界看见中国乡村的幸福模样。

“村”味十足 点燃全场热情

“村超”并非一夜爆火,其背后是80年的足球历史。根据《榕江县志》记载,足球运动在榕江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广西大学迁入榕江,同时带来的还有足球运动。20世纪90年代,一群热爱足球的村民建起了一个简易的露天足球场。“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学会踢足球”这句话足以证明榕江人对足球的热爱。直到今天,“村超”足球联赛都没有间断过。

在榕江38.5万人口中,接近5万人喜欢足球、会踢足球,群众性业余足球队伍多达40余支。今年“村超”参赛球队有20支,皆以村民为主。球员中有木匠、鱼贩、厨师、教师、外卖员、熟食店老板、挖掘机师傅、建筑工人等;年龄跨度也较大,从15岁到50岁都有。队伍组建、设置赛程、晋级规则、节目表演、购置奖品,这些事都是由村民自发组织、自主决定、自行实施的。

“球员们从身体情况到技术层面,都不可能跟职业足球队相提并论。但正是这种来自民间的对足球纯粹的热爱,才分外感人!”来自上海的球迷陈桐宇感慨地说,“‘村超’让大家看到了久违的勃勃生机,看到了体育精神。”

“实在太接地气了,不只有赛场上的酣畅淋漓,还有现场的欢快氛围,简直就是一个满满乡土味、民族风,超级欢乐感的展台。”四川游客刘晓说。

在这里,“村超”的每一个环节,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味儿。比赛前,各村代表队入场时,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肩挑糯米饭、腌鱼、牛瘪等榕江特产与同村的足球运动员一起入场;比赛中,现场解说用一口夹杂着榕江口音的普通话,喊出“hang棒浪,呼呼”的加油声;赛场外,群众中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手拿芦笙、头戴牛角,还有的自创姿势庆祝,或自导节目助威;中场休息时,千人吹响芦笙、合唱侗族大歌、民族服装走秀等场景,将现场变成民族文化大舞台;当舞者与现场观众手拉手跳起舞,更是带动全场狂欢,被网友称作是最“炫”民族风。

“这简直就是一个大派对,有美丽风景、有浓浓风情、有吃有玩,人们奔着‘村超’而来,但又不只是为了观赛,而是为了欣赏乡村生活的美丽模样。”有游客感慨地说。球场内外、线上线下,那份自带感染力的农趣农味,让“村超”这项村级赛事,吸引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

就连著名的体育解说员韩乔生都感慨地说,像如此火爆的、接地气的、热闹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超”级延伸 助力乡村旅游

最近几个周末,许多人都在忙着预订榕江的酒店、客栈。

“村超”每周五到周日开赛,接近比赛的日子,四方游客浩浩荡荡而来,热度也从足球赛事辐射到住宿、餐饮等方面,榕江周边县城开通了多条直达“村超”现场的旅游大巴专线。

拦门酒、唱侗歌、长桌宴、篝火晚会、歌舞表演……近日,在榕江县寨蒿镇高赧村,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一批又一批游客汇聚于此,尽情观赏自然风景之美,体验非遗美食之乐、享受盛夏避暑之趣。

距榕江县城30余公里的高赧村,有一条不到5公里的溪谷,却隐藏着108道瀑布,人称“十里百瀑”,许多游客慕名前往打卡。“白天观赏瀑布、避暑纳凉,晚上去看‘村超’,十分安逸。”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正伟笑着说,举办“村超”以来,村里经济收入好多了。

同样,寨蒿镇的乌公村“逐梦谷”露营基地、平堡村“月畔湾”,这些集吃住于一体的旅游打卡点也人气爆满,收入节节攀升。寨蒿腌鱼、寨蒿麻饼、水晶饼、什锦糕等特色美食,销量也增长了好几倍。据不完全统计,举办“村超”以来,寨蒿镇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经济效益超过100万元。

为了让游客更深刻地感受榕江文旅的魅力,榕江县建立了“村超”夜间经济聚集街区,设置了烧烤区、特色小吃区和后备厢集市区等超过400个临时摊位,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赛事周边销售等服务,举办了2023年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暨民俗非遗文化星光夜美集盛会,发放了消费券,启动了美食游乐嘉年华活动,打造了“月亮山+”品牌,带动了县城及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发展,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村超”带动“村经济”。

在“村超”现场,西瓜、香猪、脐橙等农产品,蜡画、蓝染、银饰等小商品都备受青睐。有的小吃摊,仅当地特色美食卷粉一天就能卖两三千碗。据某餐馆老板透露,平常一天杀一头牛,“村超”期间得杀两头牛,还早早地就卖完了。

此外,榕江当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培育了1.2万个新媒体账号及2200多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带动榕江西瓜、杨梅、腌鱼、牛瘪等农特产品销售超千万元,成功实现流量变现,助力榕江货品走出大山。

体育搭台 文化旅游唱戏

如今的榕江正奏响文体旅融合“交响曲”,推进“诗和远方”向新而行,打造了贵州文旅发展的新名片。

据了解,作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之一,榕江正全力建设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依托特色文旅资源,抢抓政策红利,叠加“村超”影响力,打造“超好吃”“超好玩”“超好住”等“超”品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有业者认为,“村超”赛事的火爆效益,是贵州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的大趋势中的一个缩影,是鲜活的“乡村故事”。

“‘村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榕江探索。”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介绍,接下来,榕江县将围绕“共创人民足球、共享美好生活”的目标,坚守初心、保护品牌,强化宣传,优化提升、夯实基础,赛事赋能、融合发展,让甜甜榕江的“超”经济名片更响,也让榕江人民的“口袋”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