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去浙江普陀山,每个人都有难忘的风景,也许是梵音袅袅、钟磬悠扬的座座寺院,也许是“千步沙”上闲庭信步或静享日光浴的美丽倩影,也许是“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的多情浪漫。对我而言,普陀山吸引我目光、拨动我心弦的,是那几乎随处可见的香樟身影。

登岛前做了一番功课。知道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观音道场,素有“海天佛国”之称,山上大大小小的寺院宛如一只只田螺,伏踞在一座偌大的天成盆景里;清楚了岛上有千余株这样那样的名木古树,迎着烈烈海风,直面浪涛汹涌;更晓得了岛上百余株古樟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阅历普陀山演绎“第一人间清净地”的春秋。然而,真到邂逅普陀香樟的时候,它们的古老苍劲,仍然令我心潮澎湃,情难自禁。

徜徉普陀山,相较于游客们热衷出入大小寺院,我更愿与众不同,恬适安静地关注周围的一草一木:以曲为美的罗汉松、呈祥献瑞的红山茶,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珍稀灌木,以矮小的姿态绽放着生命的绿意……当然,还有香樟,它们以顶天立地的形象,昭示着生命的蓬勃。

行于普济寺前街,重重樟影以百年时光惊艳这一方佛门净土,让人心生震撼与敬仰。但见一株株香樟像一名名士兵威武其身,空中枝叶交错,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洒下点点光影,斑驳而迷离,一股温馨恬静弥漫开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据说这片樟树林是民国时期的僧人们种下的。

普慧庵前的千年古樟,诠释了“好大一棵树”的内涵。历经千载风雨,它扬枝佛门,满身青苔,藤蔓缠绕,安然无语对苍茫。站在古樟下,抚摸皱褶的树皮,似与一位千年智者对话,心中油然升起关于古老、厚重生命的感慨和敬畏。据说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曾和亲眷们在此留影,惹得后人“邯郸学步”,生生将这一棵古樟树催生成“网红古迹”。

樟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尤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生长广泛。樟树堪称平凡而可贵的生命存在。它高大常绿,是上乘景观林木,常被用作绿化观赏的重要树种。其材质结实细密,高频亮相于造船、建房和做家具等生活刚需。清香远溢的特质,更使香樟留香大自然,成为林中仙葩。香樟全身可提取芳香浓郁的樟油,尤以根部油分最重,可供医药及香料工业之用。记得儿时,几人合抱的香樟树被伐倒,人们挖地三尺刨出根来,砍成小小碎片,用蒸馏法提取油料。我们小孩常去现场看个稀奇,闻着缕缕扑鼻清香,喜爱不已。

播绿洒翠,留香世间。前人在“海天佛国”遍植香樟,考量大抵就在于此。

在普陀山放眼见樟、闻香识樟之余,遐想明代以来的东南历史,我深深感念普陀香樟以不屈脊梁横眉冷对邪恶暴虐的顽强精神。明朝时,它们见证了倭寇鱼肉岛民、徙僧毁寺的罪恶行径。抗日战争时期,它们又见证了日军封海锁港、在岛上为所欲为的铁蹄蹂躏。数百年来,它们更见证了面对邪恶暴虐,当地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它们其实就是纵横驰骋、同仇敌忾、血洒疆场的英雄儿女的化身。

有人这样说:“一樟一景。古樟守护着普陀山的一方水土。它们是普陀山历史的见证者,亦是娓娓道来的讲述者。”窃以为,这实在是对普陀香樟入木三分的总结和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