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一路疾行,只为奔赴一场灯火盛宴。薄暮时分,终于赶到贵州遵义乌江寨。刚下车,就看见几株红梅开得正欢,梅花缀满枝头,在春风中不停抖动,宛若一张张脉脉含情的笑靥。

暮色浅浅,我们顺着一条青石路往谷底走去,一条溪流在不远处陪着,依稀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走过一道山弯,便见座座吊脚楼散落在鱼塘河两岸,恰如一幅古意苍苍的宋画。四面大山如屏,像一个暖心的怀抱,紧紧搂着暮色中的乌江寨。

灯光渐次亮了起来,路边有一道长长的曲廊,泥土夯墙,青瓦盖顶,几丝灯光漫不经心地从瓦缝间渗漏下来,把土墙照得斑斑驳驳。走进长廊背后的古窑址、古醋厂、古驿站,橘黄色的灯光中,成排的陶罐、窑藏的醋坛、褪色的马鞍,如一张张黑白相片被真实地放大在眼前,等着我们心怀虔诚地与它们一一晤面,去感受汤汤而过的旧时光。我在古驿站的一床通铺前伫立,用手抹去床沿上的尘灰,一瞬间,仿佛有无数贩夫走卒留下的体温和浓烈汗味,裹挟着他们打马江湖的故事,向我汹涌袭来。

灯光引路,我们走进一条幽静的巷子。巷子两边的木房质朴可亲,店铺里灯火通明,主人笑容亲切。巷中行人三三两两,来来去去,虽然不曾相识,但是能在这幽深的古巷里,在这古巷深处的灯光中蓦然遇见,哪怕只是擦肩而过、无意一瞥,心里都无端感到幸福和温暖。

穿过古巷,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宽敞的坝子,周围是几幢砖木结构的楼房,一律的青瓦覆盖。灯光中,墙体上“人民公社”“群众食堂”“供销社”等字样清晰可见。这是20世纪中期留下的时代印记,吸引不少老年游客频频站在砖房前,与他们曾经的芳华留影存念。

我随意坐在路边的台阶上,刚坐下,便被热情的店主邀至屋里,临窗品茶。我手捧茶杯伏身窗台,沉浸在窗外的一片璀璨中。行行瓦垄譬如摆放在河边的册册书卷,等着人们在灯火中去阅读和思索。夜风善解人意地从瓦房上吹过,窸窸窣窣地为人们解读乌江寨深邃静谧的夜晚。夜色中我总是在想,如果遇上一个潇潇雨夜,雨水从瓦房上掠过,在洒满灯光的瓦片上绽开水花朵朵,那将是一幅怎样迷人的夜景。窗外夜景如梦,心中思绪遐飞,与朋友举起茶杯默契轻碰后一饮而尽,此情此景,一杯茶也能喝出酒的醉意。

谢却主人后,我们往河边走去。河面上游船轻荡,载着一船灯火摇橹划过。走过一座风雨桥,我们来到河对岸,青石铺就的路宽了不少。路灯下,一排杨柳已开始吐绿,星星点点,万千丝绦如一幅巨大的浅绿珠帘垂挂路旁。夜风徐徐,吹面不寒,柳条随风弄影,为岸边的夜景添了几分江南韵味。

乌江寨的房子依山而建,就像一群随意坐在墙根的老人,轻声讲述着明明暗暗的灯火人间,安详淡定,岁月不惊。房前屋后,沟渠交错,石桥随处可见,或长或短,或拱或平,横跨在沟渠上面。石桥没有扶栏,全是长达丈余的整料石条搭接而成。桥沿上布有灯带,石墩的缝隙里生长着一些草木,在灯光的抚弄下显得很是精神。人们从桥上走过,匆匆身影被灯光投在水里,惹得鱼儿误认为有人投食,争着随影追去,把河水弄得“哗哗”直响。乌江寨逢沟有水,逢水有桥,座座石桥就像一排唐装上的盘扣,在夜色中,使两岸风物若即若离又联袂成景。桥头有一道石墙,早被一棵三角梅强势占据,如一段红绸挂在墙上,在灯光中毫无遮拦地与春风私语。一株白玉兰藏在灯光幽淡的墙角,俏不争春,低调开放,给乌江寨的夜晚悄悄添了一缕暗香。

绕过石墙,明亮的路灯下,一座楼阁式戏台突兀眼前。台上空空,只有幕帐在灯光中随风轻荡。台下的几张竹桌前却坐满了游人,他们神情怡然地半躺在竹椅上喝茶,仿佛沉浸在一出刚刚谢幕的精彩戏曲中。戏台正面是一坡石阶,顶端坐落着气势轩然的宗祠。我一步一梯地往上走,灯光把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伴随着我走进宗祠的正殿。殿内灯光亮如白昼,悬挂四壁的书画和匾牌清晰在目。这些内容都与乌江寨的前世今生有关,我屏气仰望,在一笔一画、一镌一刻间走进乌江寨深处。久远的故事适合在灯光中思考,有灯光相伴,我在宗祠里静坐了好一阵。

古巷幽幽,石桥隐隐。迷蒙的灯光和柔柔的夜风,把游人邀到河边。人们端坐在褐色的木楼下,或闲倚在水边人家的窗前,享受着灯光包裹下的惬意。楼台房顶的彩灯不停地变换色彩,让整个乌江寨流光溢彩。一曲苗家歌谣悠然飘来,赢得游人海啸似的欢呼。歌声刚停,广场的篝火狂欢接着上演,表演者的吆喝声喊山喊水,铿锵的击鼓声响天响地,在乌江寨的上空荡漾不息。接着,黔北酒歌、竹竿独舞、灯光水舞纷纷登场,在熊熊的篝火中,把乌江寨的夜晚彻底点燃。当夜空中出现“梦幻飞龙”“乌江寨”等造型的彩灯时,游人们沸腾了,尖叫声、欢呼声瞬间填满乌江寨。

夜深深,灯蒙蒙。河面上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几只游船划波而来,船上人影绰绰,歌声婉转动听。两岸灯火,渔舟唱晚,是水墨江南,还是金陵秦淮?桨声灯影中,船儿荡开了粼粼水波,摇碎了满河灯火,流水摇荡着游船,一切喧嚣慢慢回归平静。灯火阑珊,河流娴静,陪着乌江寨静静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