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黄昏从对面的巾山双塔上慢慢滑落,暮色瞬间在天地之间浸洇开来,将暮未暮时的紫阳街笼罩在橘色的光影里。一街灯火在屋檐下次第亮起,一盏、两盏,十盏、二十盏,蜿蜒闪烁,如流动的江河,起伏着,绵延着。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让台州府城紫阳街又火了一把。尽管春节长假已经结束,紫阳街的热闹依然没有退场。街区里人影绰绰,烟火腾腾,街角灯火弥漫,一串串红灯笼高高悬挂着。不远处的广场回荡着喜庆的歌声,瓫城边的银杏树缀满各种色彩的灯,风情万种地变幻着。此时的古街就像一个璀璨的发光体,目光所至,繁华至极。

紫阳街呈南北走向,长千余米,玄青色的条形石板是古街的特色。飞檐翘角,花窗木楼,吱呀的木门声里,偶尔会闪出几个穿着宋服的女子,执一把团扇掩嘴浅笑,让人疑为穿越到宋朝。

从兴善门的入口慢慢爬上城墙,墙是千年城墙,灯是复古宫灯,墙外的梅花逸出俏枝,一城幽雅。墙垛上青绿的苔痕仿佛会呼吸,光影在上面交错着,斑驳迷离。戚继光领兵击退了倭寇,那些见证了刀光剑影的青石砖头,安静地感受着靠近它的人群,不说话,自带凝重。俯瞰紫阳街,边上的天宁路、樱花大道、巾山广场、筷子博物馆、十伞巷灯火辉煌,长街如昼。夜游城墙的人很多,灯光打在每个人脸上,忽闪着明明暗暗的光。一女子牵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在我前面,穿同系列的红色羽绒服,黑色裙子,裙摆上是云朵样的图案。一朵梅花落在小女孩的肩膀上,还没停稳,便在她清朗的笑声和如风的奔跑中滑落。

一阵吉他声从兴善门的拱形门洞传出。吉他手是个小伙子,外乡人,已在这里弹奏了五六年之久。只见他怀抱吉他,轻拨琴弦,旋律如水一样流出。站在他边上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本地人。因同样的爱好,两人结伴弹唱,成了城门洞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老人精神矍铄,手握话筒,一曲张雨生的《大海》节奏舒缓,情感饱满。那些站在四周听歌的人也忍不住跟唱起来,灯光照过来,节拍打起来,每张脸上映衬着明亮的光。此时的音乐就像一片歌海,无边地蔓延、沉溺、围裹。

沿着紫阳街继续往前走,左边是木房,右边也是木房。灯光从洞开的窗口、门扉里溢出,烟火在夜幕上划过,老街浓烈的年味还未散尽。酒吧、咖啡店、茶吧、书吧、烧烤店、奶茶店、海苔饼店排着长队,丰富的紫阳街夜生活正徐徐展开。梅浦窑宋韵生活艺术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让人沉浸式感受到宋韵府城的文化。古朴与现代、传统与新潮,在这条古街上不断碰撞。坊墙、旧巷、老屋,古井、回廊、故居从长夜的绮梦中醒来。藏匿在街头巷尾的美食小店如春笋般冒出,梅花糕、海苔饼、蛋清羊尾……各种美食的香气飘荡着,悬浮着,弥漫在街头的空气里,让人的味蕾徐徐绽开。从街首到街尾,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完。临街的铺子一个挨着一个,一些当地居民依然悠闲地住在老房里,门口的石雕细腻如手绣。灯光穿过雕花门窗,照在院内的一株梅树上,屋内有家人围炉煮茶,灯火可亲,温暖相随,这生生不息的市井烟火,自带一份清雅与欢喜。

紫阳街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就这么一条古街,其中的一些细节,总被来来往往的人流唤醒。千年之前,紫阳真人张伯端住在樱珠巷的院子里,一袭长袍,轻捋胡须,仙气飘飘地出现在紫阳街。千年之后,紫阳街北端的墙上镌刻着“紫阳故里”,“遇仙·院子里”的主人却是一个娇俏的女子,一身素雅茶服,低眉浅笑,颇有江南风情。曾经的紫阳街商贾云集,络绎不绝,古刹龙兴寺安静肃穆。那时灯火如豆,却也热闹无比。

徜徉在紫阳街的街巷、院落,切身体会着千年古街的雅韵,不觉间已走到朱自清纪念馆。长满花草的院落混合着青草的气息,穿过花格木门,就隐入一座旧时的书院,木质的楼梯、书桌,安然放着。恍惚间,自己成了六中的学生。摊开书本,有声音隐隐传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许多年前的冬天,朱自清由灵江埠头上岸入江下街,沿巾山脚下的城墙,走了一条“僻路”去六中,因而永远地记下了台州府城的“冷静”“幽寂”。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多年以后,这个古城不仅有了“朱自清文学奖”,还有“佩弦楼”,以及“匆匆”墙下那闪闪的灯光。

出紫阳街,拐进西门街,夜色浮荡,古巷渐寂。回望灯火处,有烟花在夜空缓缓绽放。一弯新月如眉,挂在黛色的天幕上,远处塔顶的灯光和星光交相辉映。忽想举杯相邀,对月长啸,诗酒之外,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