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图为芥末在为游客讲解。 受访者 供图

从兵马俑千人千面撞脸现实人物到清一色的单眼皮之谜,从遵循“人体工程学”的铠甲设计到兵马俑手掌上的“事业线”,从兵马俑为何没有头盔到鞋底上的针眼……由于讲解别出心裁,“西安导游芥末”的粉丝已经超394万。直播冲上热搜、带团中被要求合影和签名成了她的日常。

“眼前‘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这9个字,是秦国丞相李斯编写的‘秦小篆’,也叫‘斯篆’,后来人为什么不再使用秦小篆呢?”4月9日下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带团的芥末,手指着进入一号坑参观的必经门厅上方,向游客抛出了问题。“我们发现秦小篆保留着象形特点,来看第一个‘秦’字,下面是‘禾’字,中间两只手,上面一把镰刀,表现出秦人劳作时的场景……但是由于书写复杂,这种写法后来被简洁的隶书代替,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字发展的一个过程。”

“咦,这不是那个网红导游芥末吗?讲得真好,由秦小篆把汉字的‘七体’‘六书’娓娓道来,上了一堂语文课也上了一堂历史课。”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女士连连称赞。

类似这样旁征博引的互动讲解,芥末已经驾轻就熟。25岁的芥末名叫王钰,身着西装外套,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这个讲解时眼神会放光的女孩,才入行3年就成为网友称赞的“专家型导游”,她是怎么做到的?

“我大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上学期间考取了导游证。”芥末坦言,虽然2020年毕业时旅游业因疫情受到很大影响,但她对导游这个可以“仗步走天涯”的职业充满期待,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旅游公司,从带简单的周边游团开始锻炼。

疫情期间,景区时关时开,她在公司建议下尝试直播,通过线上讲解来提升自己。“直播讲解和线下带团最大的区别是,前者需要导游针对弹幕上的问题,进行解答互动,后者则是导游按照自己的逻辑,主动引导游客获取讲解信息。”受益于直播,芥末懂得换位思考、主动站在游客的角度来答疑解惑,让讲解内容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灵动与活泼。

在带团讲解中,芥末时常被一些难忘的故事感动。“去年暑假,有一位华侨妈妈带着女儿跟团参观兵马俑,结束以后发了一个视频说,女儿因为听了我的讲解,对自己身为中国人、有着中国血脉而感到骄傲。前两天带团时,一位父亲带着女儿,在我讲解过程中,他全程拿着笔记本记录。我讲的每一条知识点,他都迅速记下来,讲解结束后,他还跟我探讨一些问题。”芥末说,导游是文化“摆渡人”,旅游就是行走的课堂。

为了讲得更好,芥末不停地向专业人士请教,近乎疯狂地学习“王立群读历史”相关视频、《地下秦朝》等书籍,寻找快速提升的技巧。她在学习中充分吸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学会了总结归纳,提炼关键信息,充分吸收书中的知识,积极思考书中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对疑问各个击破。“运用到我的工作中,那就是探求人物事迹、历史故事、典章文物等内容。”

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让芥末成长迅速,“正青春”的她的身上看不到稚嫩,举手投足尽显“专家型讲解”的风范。她随身的手机备忘录里有16个文件夹记录工作笔记与讲解灵感,其中名为“兵马俑”的文件夹里就有56个文件,包含将军俑、一号坑、青铜剑等文物知识。

“咱们有句话叫做‘天塌了也有个子高的顶着’。别的兵马俑刚出土时都碎了,只有他完好无损,且姿势是半跪着,这导致他只有一米二左右。”通过芥末深入浅出的讲解,游客们记住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幸运之星”跪射俑。在芥末眼中,旅游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来看兵马俑的意义是什么?看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还有文化传承背后的国家力量。”作为年轻导游,她尝试用简单有趣的年轻表达,为游客提供独特而深入的旅游体验。

芥末的工作时间表是这样的:6点起床,7点半从西安出发开车前往兵马俑,9点在景区开始3小时的直播,14点开始带团,17点结束工作,回到家基本是19点以后,夜间还会有学习整理。“其实,比起很多地接导游,我已经很轻松了。虽然每天直播,但每周只带3天团,我有空余的时间可用于学习。”

“去年5月开始直播以来,每日的观看人数最高能达到2万人次,超过70%的观众都是第一次来直播间。”芥末说,这些观众要么之前没去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要么去参观的时候没有听到细致的讲解,走马观花就看完了。通过她的讲解,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自己也起到了连接传统文化和公众的桥梁作用。一如她在社交平台的介绍“倘若没有芥末,山珍海鲜都将食之无味”。

“导游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我是真正喜欢这个行业,能从中实现自我价值。”芥末说,导游所要走的路无外乎两条,一条通往“诗与远方”,另一条则指向内心。二者又可以合二为一,因为讲解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与发掘自我的过程。“我想把导游这条路走得更远、再远一些。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旅游产品的形式、通过旅游的途径得到有效体现,这也赋予我们导游重要使命,让更多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因为我们的讲解加深对历史文脉传承的理解、认知和接受。”芥末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