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重启全国特级导游评选,不仅能留住导游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也能激发导游的奋进精神,给大家明确一个努力的方向。”今年5月,上海中旅国际旅行社导游曾文杰获评全国特级导游,日前接受采访时,谈及这次时隔20余年后重新启动的评选,曾文杰仍然十分激动。

特导(1717033)-20221027083746(1).jpg

曾文杰在欧洲带团时留影 受访者供图

从头起步 不断蜕变

2000年大学毕业后,曾文杰入职上海中旅国际旅行社,成为一名英语导游。从实习期的单项接送服务,到上海世博会期间接待超过3200人次的重要贵宾团组,成为出境游领队兼导游……一路走来,曾文杰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蜕变。

曾文杰至今还记得实习期间与朋友合带的第一个团。那是一个30多人的美籍华人团,原本信心满满的他在带团过程中发现,当自己把提前准备的导游词背完后,就不知道该如何与游客交流了,甚至还出现了冷场、全陪导游提出要更换导游的情况,这件事情让曾文杰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他下定决心,要保持高强度的学习、不断地进行积累,一定要做到带团不尴尬、不冷场、不被问倒。

于是,只要有空闲时间,曾文杰就一头扎进上海博物馆的外文书店,阅读大量英文原版书籍。同时,他还很注重日常积累,比如留心电视和广播中每一个可能会被问到的知识点,把时事新闻和各地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融合在一起,掌握透彻。“带团时如果只讲解游客能够轻易检索到的内容,导游的可替代性就会变得很高,所以要输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讲解吸引力。”曾文杰总结道。

有苦有甜 直面挑战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只有掌握多种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情况。”2011年,曾文杰尝试改变,从入境导游转型为专门服务欧洲团的出境游领队。

狂风暴雪、火山爆发、大范围的航班延误……在做出境领队的那10年,曾文杰经历了很多困难。他深刻地意识到,在欧洲带团,自己就是团队的主心骨。

曾文杰曾接待过一位患有视神经脊髓炎的阿姨,出游前阿姨的女儿就提前联系曾文杰,告知病情。“阿姨有一定的视觉障碍,病情严重最终会导致失明,所以,她的心愿就是好好看看世界的风景。”曾文杰说,接团伊始,他就跟其他团员讲好,请大家多多包容,并在行程中时刻关注这位阿姨,主动与她交流。“作为一名导游,我有义务将阿姨照顾好,但更重要的是让她感到舒适,而不是被当作病人对待。”在曾文杰的带领下,旅游团的氛围十分融洽,那位阿姨对此行也非常满意。

“在欧洲带团,基本是一辆大巴游到底,司机不一定是当地人,对线路未必很熟悉,所以,身为领队的我必须要提前把相关情况掌握清楚。”曾文杰买来书和地图,提前把行程中的每一个点位看熟、摸透,对每个细节做到了如指掌。

慢慢地,善于总结的曾文杰掌握了一些带欧洲出境团的技巧。比如在讲解过程中要加入一些历史事件,让每个知识点尽可能丰满起来。“面对中国游客,如果只是讲公元1553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客人是没有概念的,因此要对比说明这一年是中国的哪个朝代。对外国游客同样如此,他们不清楚万历年间和康熙年间的区别,就要结合欧洲的历史进行讲解。”曾文杰举例道。

不负热爱 更进一步

曾文杰告诉记者,带欧洲出境团最忙的那段时间,他曾数次在旅程结束后于凌晨飞抵上海,四五个小时后再带团乘坐早班机离开。

高强度出差与倒不尽的时差曾是他工作的常态,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断自我加压。“深夜回到酒店,我仍然坚持学习。变得更好、更优秀,才能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2015年,曾文杰赴瑞典留学,这段留学经历让曾文杰有了很大改变。“带团时我能更好地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了。比如,带团到欧洲某国,偶尔会听到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游客抱怨‘不够繁华、与期望差异很大’等。这时,我就会告诉游客,到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感受古老的历史与文化。当我们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时候,要抱着平等、包容的眼光去对待别国的差异性,而不是带有偏见地去贴标签。”

“看上去可能比较破旧,但当大家用步行的方式丈量这座城市,伸手触摸那些石制的墙体,就能感受到3000年前的文化与温度。”这是曾文杰带团时常对客人讲的话。做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曾文杰从业多年所追求的。

在曾文杰看来,作为一名全国特级导游,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把老导游的精神内核传承下去。“大家都以更高的职业操守要求自己,向好的方向努力,才能吸引更多新人入行,让他们感受到这个职业的价值,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曾文杰经常与刚入行的导游分享自己的带团经验,告诉他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导游工作重复性很高。但对于游客来说,每天他们看到的风景却是不一样的。所以,导游要始终用谦虚、开放的心态,与不同的游客进行不同的互动,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

眼下,曾文杰对行业充满信心,时刻准备着重回岗位。“坚持自我、保有激情,这样在行业复苏时,我们才能用热情感染客人,才能获得更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