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郑作良,1946年10月15日生,浙江杭州人。1993年,他从总参兵种部转业至中国美术馆,历任收藏部副主任、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1995年至2006年,任业务部(展览部、收藏部、民间美术部、理论部)支部书记;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获得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优秀版画家和“鲁迅版画家”奖。郑作良还曾担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第三届副秘书长、第四届委员,被聘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审验收专家委员。

郑作良的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浙江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河南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浙江周昌谷纪念馆、欧洲木版基金会、埃及文化部及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

从部队转业到中国美术馆

郑作良于1974年12月12日在部队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今年已有48年党龄了。他少年时在画家柳村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美术与木刻,后来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1969年参军入伍,先后在上海吴淞口、湖北神农架、新疆天山独库公路工程兵部队参加“三线”国防施工建设。1971年,郑作良由一线施工部队调入北京军委工程兵机关,从事部队宣传文化工作,先后任文化干事、专职美术创作员。1993年从总参工程兵总部转业至中国美术馆任收藏部主任。

让他至今难忘的几件事

在访谈中,郑作良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和在中国美术馆的工作中几件让他至今难忘的事情。

1975年3月,郑作良奉命深入新疆战备公路的“独库”公路一线体验工程兵筑路部队生活,与筑路官兵一起住帐篷、喝雪水、吃野菜,深入海拔4000米的天山雪山与山崖峭壁,体验工程兵筑路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忘我精神,达半年之久。“独库”(独山子至库车)公路从1974年开建至1983年完成,用9年时间建成,全长561公里,牺牲官兵168人,他清楚地记着每一个数字。虽然当时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但是在半年多时间里,他完成并收集了大量丰富珍贵的“独库”公路的施工速写与图片,之后又创作完成了代表作《天山新路》,参加了全军美展、北京市美展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并发表在《美术》杂志。郑作良说那个时代提倡文艺工作者长期深入体验工农兵生活,同吃、同住、同劳动。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当时郑作良正在军委工程兵总部做宣传文化工作,奉原总政治部命令,他曾先后赶赴云南边境的金平、屏边、老街、麻栗坡、老山、者阴山等地进行战地采访与写生。在前线期间,他还参加了部队作战演习与阵地作战指挥所的转移实战演练,并在战场坑道最前沿采访战地战士。作为一名军人画家,在和平年代有机会亲临战场体验现代战争生活,他认为这是一生中难得的人生经历。为此,他创作了《凯旋》《填弹手》《阵地》等作品,这些作品参加了自卫反击全军美术作品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郑作良荣立三等功。他说:“战争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但为保卫国家尊严的正义战争是无敌的、必胜的。”

这段经历对郑作良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在艺术创作上。1989年,他跟随原总参文化部部长李静考察延安与南泥湾,创作版画《延安中央军委办公厅旧址》,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的北京市美展,获北京市文艺创作奖。1992年,他创作的套色版画《持酒杯人》入选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邀请展并获金奖。1993年,《花神》入选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国际版画邀请展。

郑作良表示,在中国美术馆收藏部的工作非常忙碌和辛苦,但同时也见证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郑作良曾承担中国美术馆接受蒋兆和遗孀萧琼捐赠蒋兆和代表作《流民图》入馆的工作。1997年又参与组织中国美术馆接受德国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品117件。这次捐赠包括多件世界顶级的艺术作品,其中有毕加索的4件作品,这些作品现在已成为馆藏国际美术作品中的“镇馆之宝”。

其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让郑作良难忘。当捐赠作品的专机由德国科隆飞抵首都机场时已经是傍晚,但当时运输作品的大型运输车被安排在次日上午进行运输的。机场来电通知,这批作品已全部卸在停机坪广场,他们希望美术馆派人来机场值班协助看管作品。当郑作良接到通知时已经是下班时间,只有一个年轻人住在馆内宿舍,但他家中有事不能去机场值班。他立即决定自己亲自到首都机场值班,他从美术馆的宿舍员工处借了一件大衣,然后打车直奔机场。当时,正值寒冬,他就这样穿着军大衣守护在停机坪上的几十个箱子边上,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2003年,郑作良协助杨力舟馆长策划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馆藏精品展,执行主编《百年美术——纪念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馆藏精品》大型画册。同时还策划李平凡捐赠作品展;参与策划编辑大型系列画册《中国美术馆藏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精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分编吴昌硕卷;参与策划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王琦捐赠作品展;策划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赵延年捐赠作品展等等。

退休以后,郑作良在艺术创作上的时间更多了一些,他就创作了更多新的作品。2009年,他经原文化部批准赴埃及,并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他还被聘任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大型画集《新中国美术60年(1949—2009)》编委,并任版画卷执行主编。版画作品《延安中央军委办公厅旧址》参加由原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六十周年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版画作品《丝绸之路》应邀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2011年,他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了“黑白无香——郑作良艺术展”;2018年,应邀在宁波美术馆举办了“黑白无香——郑作良艺术展”;2019年,被江西美术出版社聘为《中国百年版画》执行主编(国家出版基金重点出版项目),此年版画作品《交河夕照》入选由“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对年轻一代党员的期望

郑作良认为,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是各行各业的带头人,党员必须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做到越是艰险越向前。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是冲在最前的,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新的历史时期对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牢记共产党的使命,胸怀大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贪不沾,干净做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要有所作为、有所进取;不能不作为、乱作为,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成绩来;要克服享乐主义不愿意过苦日子、坐享其成的思想;关键时刻要冲得上、拿得下,勇于挑重担。

中国共产党经过惊涛骇浪、经过奋斗拼搏、经过艰难困苦、经过流血牺牲,也走过弯路,经过曲折,但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