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穿梭在上海街头的“一抹蓝”——“建筑可阅读”专线车迎来了客流高峰期,各站点每天的游客接待量不断攀升,特别是上海地标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所在的陆家嘴,更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出色的站点讲解是“建筑可阅读”专线车最大的亮点,新近在东方明珠站上岗的讲解员刘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2021年9月上海新开行的“建筑可阅读”观光巴士 上海春秋旅游集团供图

2020年,刘勇应聘加入春秋集团所属的蜻蜓观光巴士公司。由于曾从事过导游和销售工作,他很快适应了观光巴士票销售员的工作。虽然销售岗位的工作较为简单,但在工作当中,刘勇仍然没有放弃学习新知识,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他的一大特点,就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把学到的、想到的都随时记录下来,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刘勇的领导这样评价他。

2021年9月,“建筑可阅读”专线车开通后,观光车+站点讲解的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游客的青睐,蜻蜓观光巴士公司领导鼓励销售团队学习站点讲解业务。

面对厚厚一沓讲解稿,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刘勇却认为这是一个个人转型的机遇。在熟练背诵讲解词的同时,他会去观摩专业导游的讲解,从中发现自己的差距。每天一回家,就不断地进行琢磨与练习。经过刻苦努力,春节前夕,刘勇正式上岗成为“建筑可阅读”东方明珠站点的一名讲解员。

新的工作岗位,对于曾经是导游的刘勇来说更有了一份亲切感,虽然春节期间游客数量增多,每天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但他始终以热情饱满的工作状态迎接每一批游客。

“建筑可阅读”专线车一共有六个站,刘勇在熟记东方明珠站讲解词外,还把其他五个站的讲解词也都背了下来。有人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说,我们是“建筑可阅读”专线车的讲解员,客人有时站在东方明珠塔下,指着对岸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或北外滩的白玉兰广场,提出种种问题,作为专业讲解员,就应该准确地进行解答。

工作中,面对不同年龄的游客群体,刘勇会调整自己的讲解节奏与方式,因此受到游客的喜爱,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例如,不少市民喜欢带着孩子乘坐“建筑可阅读”专线车,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这座城市建筑背后的故事。如果像“阿宝背书”一样,把东方明珠塔建造时间、高度这类枯燥的数字一股脑儿倒出来,小孩不仅不容易消化,也不爱听。于是,他就改用小朋友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让孩子们数一数东方明珠塔有几个球,是怎么串起来的,猜猜高度有多少,用古诗里“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描述东方明珠塔……这样,不仅让小朋友轻松记住了知识要点,也获得了家长的认可。

刘勇(左一)在为游客讲解建筑背后的故事 上海春秋旅游集团供图

不少乘坐“建筑可阅读”专线车的游客都是冲着讲解来的,希望能够从讲解之中了解以前不知道的上海故事。他们爱听、爱学、爱提问,有时问题会超出讲解员的知识储备。对此,刘勇虚心学习,与游客一同探讨,并动态更新讲解词。如“上海中心”在解说词中介绍是世界第二高建筑,但随着2021年11月30日高度678.9米的马来西吉隆坡默迪卡118大楼的建成封顶,高度632米的“上海中心”已经退居世界第三了。“对于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平时的知识储备是必需的,讲解员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化操作,要回答好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70后”刘勇说。

刘勇表示,“建筑可阅读”专线车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产品,作为其中的一员,不仅有光荣的责任感,更有一种使命感,那就是通过自己的专业讲解,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这座城市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

谈到未来打算,刘勇说,自己刚刚经历了“春节”大考,稍后,他想去学习一下“红色印记”专线车的讲解词。“我对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里丰富的红色故事特别感兴趣。我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完美讲解英雄上海的城市故事,进一步服务好市民和游客。”

刘勇这种做事用心、学无止境的精神,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赞扬,也让他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