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汶上古称中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不断推动全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入选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汶上县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作为增动能、提品质、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以打造“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系统谋划“文旅、农旅、商旅”融合,统筹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集聚,构建了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强化机制 形成合力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汶上县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推进会、整改提升会,出台了《汶上县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汶上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方案》《汶上县全域旅游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汶上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等文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全县投入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累计超过3亿元,统筹各部门资金7.75亿元用于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和财政支持、上级扶持、社会资本联动的多元投入机制。

与此同时,汶上县以山东汶上宝相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将中都文苑、关帝庙、文庙、大运河遗址公园等旅游资源整合打包,实行公司化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推介,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规划引领 构建格局

汶上县将文化和旅游业定为全县主导产业,围绕全域旅游,坚持规划引领,促进多规融合,加强政策保障一体化配套。编制了《汶上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汶上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汶上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出台了系列文件,形成了各业支持、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

据了解,汶上县着力构筑“一心为主,两翼发展,一环串联,五区联动,全域构建”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即以中都古城为中心,南旺运河古镇、昙山风景区为两翼,小汶河、泉河水系绿道生态游憩环为一环,禅意儒风都市游憩区、山光水色休闲康养区、儒韵田园体验旅游区、运河风韵文化体验区、乡村农创民俗旅游区为五区,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荣、全域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汶上县坚持城乡旅游一体化布局,不断挖河扩湖、架桥修路、植绿造景,修建景观廊道、旅游大道、滨河绿道,开通观光公交专线,评选十大‘中都美食’,打造了联民商业街、中达广场、牛村夜市、闽南风情街等特色街区,发展夜经济,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莲花湖

提升品质 健全体系

作为山东省旅游强县,汶上县连续两年获评山东县域旅游十强,县内中都文苑景区被评为全省十佳旅游景区。目前汶上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4家,省级旅游强乡镇5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8处、省级旅游特色村21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四星级标准酒店2家,旅行社超过25家,中国服务业500强利客来集团投资建设文旅综合体项目投入运营,旅游及相关服务业人员数万人……其“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了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旅游综合实力保持在济宁市先进行列。

文庙

以“文化中都”为元素,发展夜间曲艺演出,举办山东省戏曲红梅大赛,引入独具汶上特色的“梆子戏”“渔鼓”等戏曲……丰富的文化和旅游活动提高了汶上旅游的文化体验,提升了游客满意度。2020年,汶上县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城市”。旅游商品独具特色,文化研学旅游商品、农副旅游特产、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独具风格。“千年贡品”芦花鸡以及郭氏木雕、孙氏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外地游客的必购伴手礼,“襄荷”“汶小鸡”等品牌的文创产品崭露头角,《佛塔》《绿檀关公》等作品在文化博览会斩获奖项。

关帝庙

近年来,汶上县坚持旅游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布局,推进功能与景观融合、交通与景点串联。县域内全面开通城市观光公交,3A级以上景区、乡村旅游点实现旅游公交、城乡公交全覆盖;设置近20块全域全景图、50余块交通标识牌和景区规范的全景导览图、景点介绍牌,最大限度提供旅游便利化;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共建成旅游公厕50余处;建设了汶上县游客集散中心,在汽车站以及重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设置了游客服务点;实现宝相寺、莲花湖湿地等景区wifi全覆盖;尝试建立大数据中心,努力实现旅游与交通、气象、治安、应急的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和监测预警等功能。

强化保障 优质发展

围绕旅游优质化发展,汶上县所有景区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旅游咨询、导游讲解、商品销售等项目;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坚持每年与交通、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利用12301服务平台、12345服务热线及旅游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游客投诉。同时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制定文明公约,成立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广泛宣传文明旅游行为和活动,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建立完善旅游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利用微信、短信、LED屏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联合应急管理局开展安全检查,与110、119、120等建立了合作救援机制;规范企业安全管理,保障汶上旅游安全秩序。

昙山

近年来,汶上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出台了《汶上县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汶上县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方案》,对莲花湖湿地等进行生态修复,为游客营造了生态绿色的出游环境;广泛宣传全域旅游理念,发动镇街部门和社区参与创建活动,在党员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文明志愿者等活动中融入了文明旅游、旅游安全等教育;坚持全民共享,所有收费景区对60周岁以上老人及特定人群免收门票,推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设施定时免费开放;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助力旅游扶贫,文化旅游与动能转换、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互促互进,让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老龙湾小镇

拓展市场 做强品牌

近年来,依托优势资源,汶上县打造了儒家研学、运河古迹探寻、乡村生态观光、传统文化体验等四大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了“三区两核一带”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包括南旺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区、昙山风景区、大汶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宝相寺景区、莲花湖景区,泉河小汶河景观带在内的精品景点,星罗棋布、遍布城乡,深受周边市民、游客青睐。

据介绍,为不断开拓文旅市场,强化“中都古城·京杭水脊”旅游形象的全方位传播,汶上县每年列支590多万营销宣传专项经费,建立了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各部门融入、企业参与、媒体主打的营销联动机制,形成了文化旅游、体育、招商、融媒体等部门互动营销的格局;建立了景区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宣传平台,制作了汶上旅游形象宣传片、旅游形象标识等,在央视、省、市电视台和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带动了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扩大、旅游形象不断提升。

郭楼古郕

展望中都,全域旅游迈上了崭新征程。如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已成为汶上县全民行动和共同追求,形成了“核心景区驱动 特色城镇融合”的汶上创建模式。围绕发展新格局、群众新需求,汶上县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丰富旅游业态,加快“文旅康养农商”协调联动,全面提升产业融合力、文化张弛力、生态亲和力,让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汶上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宝相寺景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汶上县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坚定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全域打造、全景建设、全链条搭建、全业态融合,不断擦亮“京杭水脊 中都汶上”的城市品牌,继续谱写全域旅游发展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