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舌尖匠心:“吃”出传承新滋味

□ 本报记者 王诗培

编者按

老字号,作为商业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价值。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共有中华老字号品牌1455家,平均“年龄”约140岁‌‌。近年来,在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年轻一代消费者崛起,他们追求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式的消费,为老字号企业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报即日起推出“当老字号遇见‘诗和远方’”系列报道,聚焦老字号企业大胆突破传统边界,积极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学等旅游要素开展的创新探索,敬请关注。

端午节临近,北京稻香村上新了包含京酱肉丝粽、“五色粽”等9种口味的袋装粽子,以及妙趣横生的“九子粽”、彰显精致格调的“稻香粽情”、展现端午民俗的“北京香粽”等6款粽子礼盒,成为不少市民游客伴手礼的热门选择。与此同时,1000多公里外,上海的松鹤楼与苏州状元博物馆合作推出了以馆藏文物《文曲星下凡》《乾隆南巡图》以及苏州园林花窗等作为设计元素的端午礼盒。盒内秘制酱肉粽、陈皮豆沙粽等4款经典口味与绿豆定胜糕相映成趣,很有“江南范儿”。据了解,该款礼盒已在全国松鹤楼门店及面馆同步开售。

餐饮类老字号向来是美食传承的中流砥柱。近年来,不少企业结合文旅热、开发新菜品、拥抱年轻化……持续实现创新破圈发展,研发出具有很强市场吸引力的新产品,完成从地方味道到国潮符号的华丽转身。

守正创新 打动消费者

最近一段时间,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北京稻香村门店前,排队购买粽子礼盒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北京市民李靖手里拎着两盒“稻香粽情”礼盒,笑着对记者说:“每年端午节我都会买稻香村的粽子,吃惯了这款老味道。很惊喜的是,今年这个礼盒的设计融入了老北京胡同元素,送人既有面子又能传递传统文化。”

北京稻香村的爆款产品远不止粽子,在东四北大街的“零号店”,现烤的糕点凭借低糖、低脂的健康理念,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配方,一经上市便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俞大治说:“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创新的确重要,但这不一定是颠覆性的,创新也要有来处,这个来处就是传承,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的同时,老字号的精髓一定不能丢,内核不能变。要紧紧地围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不断挖掘并与之相结合。”

近年来,作为承载着北京人记忆的饮料品牌,北冰洋汽水在保留经典橘汁口味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记者在北京市南锣鼓巷的北冰洋门店看到,仅经典的北冰洋桔汁饮料,就分为玻璃瓶、塑料罐、迷你罐等不同形态,低糖等不同类型。桔汁也玩出了技术路线,有鲜榨桔汁汽水、NFC桔汁、HPP柑桔汁等。“我听北京的朋友说,北冰洋是老北京汽水,味儿浓、汽儿足,透着北京人热情豪爽又讲究的性格,所以来北京玩一定要尝一尝。”游客张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愿意为老字号过硬的品质、传承的技艺、独特的文化价值买单。“老字号凭借百年如一日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积淀,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卫军说,老字号爆款产品的背后是对品质的坚守,也因此才能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心头好”。

创意营销 赢得年轻人

“现在的老字号越来越有新意了。”在李靖看来,“老字号”正在变成“潮字号”。

今年4月,借2025上海国际花展的契机,上海沈大成推出了上海国际花展伴手礼——“繁花成锦”礼盒。这款礼盒的包装设计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上海市花白玉兰的风雅之姿融入画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花团锦簇、百花齐放的绚烂景象。打开礼盒,只见根据上海国际花展主题精心制作的玉兰糕宛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巧妙地嵌入精心设计的画卷之中,瞬间将“纸上生花”的美妙意境呈现在眼前。

沈大成希望通过与文化IP的联名,让传统糕点更具文化内涵和时尚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沈大成市场经理姚曾莹介绍:“白玉兰是海派花卉符号,沈大成希望通过这份‘繁花成锦’礼盒,打造一个多重感官交织的花卉世界,让消费者不仅能看花、赏花,更能‘读’花、‘品’花,一同记住这一口海派繁花之味,共赴繁花盛景。”

如今,开辟线上零售渠道、注重数字化营销,已成为不少老字号品牌的重要突围方向。通过把老字号与新国潮充分结合,一系列老字号新潮产品在线上线下与消费者见面。这也为老字号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培养起更多的品牌粉丝。

广州市宝生园股份有限公司是有着较高知名度的“蜂产品”龙头企业。记者在宝生园的网上旗舰店发现,迎合婚庆习俗的“喜蜜”“喜茶”伴手礼产品,针对年轻人快生活节奏的勺蜜、小袋装蜂王浆等便捷产品,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枸杞蜜、益母草蜜……各类设计新颖、品类繁多的“蜂产品”,销量很不错,复购率也很高。

“年轻一代消费者更注重健康、个性化体验和文化认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老字号提出了新要求,若固守旧有模式,可能逐渐失去市场。”陈卫军说,“老字号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地创新产品设计和营销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文旅融合 营造新场景

2022年底,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不断激发品牌消费潜力3个方面提出系列政策举措和具体任务,明确相关工作要求,着力提升老字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联动、融合、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不少老字号企业积极行动,打造多元新场景,打开消费新空间。

去年,北京稻香村在隆福寺前街开设了新型门店“零号寻宝馆”,不仅延续了“零号店”现烤糕点等特色产品,还将传统食器、食礼以创新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展现出老字号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

走进店内,一个拼接的“食”字装置首先映入眼帘。天花板上,蜿蜒似龙的吊顶帷幔上,一幅幅图画栩栩如生,从远古时代的火烹、石烹,到陶器的运用,再到现代调味品的发展,展示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从古至今的变迁。

中心展台上,各式精致点心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虽造型各异,却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在这里,既能品尝到地道的北京味道,又能了解北京的文化,感觉特别有意思。”来自广东的游客王女士说。

松鹤楼也在文旅融合上发力,其中,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观前街的松鹤面馆采用了经典的中式设计风格,飞檐花窗,一步一景,店堂内还布置了一个文化区,陈列着老照片、旧面票、老牌匾、旧家具等老物件,展示了很多旧时苏州人吃面的文化传统。据了解,松鹤楼还设计了旅游店、shopping mall店、高档写字楼店、高档社区店4种模板店,希望把苏帮菜带向更大更广阔的平台。

在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觉醒的当下,食品类老字号正经历深刻变革。陈卫军认为,在发展的路上,食品类老字号始终应该做到守正创新,既“守得住经典”,也“当得了网红”。

2025-05-20 王诗培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103119.html 1 舌尖匠心:“吃”出传承新滋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