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诗培 高 慧
宁夏博物馆以1.24亿元预算启动智慧化升级;吐鲁番博物馆引入小型企业参与2786.79万元展陈项目;苏州博物馆努力解决能耗高的问题,结合“数字大脑”实现智慧管理……自去年5月《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和今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掀起设备更新热潮。
5月18日,恰逢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聚焦博物馆设备更新,了解多家博物馆通过推进相关项目的实施,从而提升观众观展体验的创新探索。
迎设备更新潮
近年来,博物馆作为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已成为文旅“新宠”。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看来,“博物馆的使命不仅是保存历史,更要让历史‘可感知’。传统博物馆依赖文物本体的展示模式已难以满足Z世代‘沉浸式、互动性、社交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不少博物馆正在积极投身设备更新的浪潮中”。
日前,记者在国家自然博物馆采访时了解到,“古爬行动物”厅20多年来一直是明星展厅,其中展示的井研马门溪龙、许氏禄丰龙骨架标本等文物,是自然科学的宝贵财富。但随着时光流逝,展厅中的展品内容、展出形式开始跟不上观众的观展需求。2024年,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始将“古爬行动物”厅升级至“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
今年1月,新展厅正式开展。记者在“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看到,新增的裸眼3D设备,展示了侏罗纪晚期上游永川龙与多棘沱江龙、白垩纪晚期霸王龙与三角龙的打斗场景,其以裸眼3D形式放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常熟博物馆投入约2200.09万元,更换了低反射玻璃展柜、低能耗中央空调,加装了专业恒温恒湿设备,解决了展柜气密性差、文物保存环境不佳等问题。江苏省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副主任谢金飞介绍,他们希望通过博物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不仅能真正做到节能减排,还能更好地展示馆藏文物,对珍贵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吐鲁番博物馆投入了2786.79万元,更新升级了文物存储柜、文物展柜、环境调控等设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文博院(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刘立刚说,我们期望以此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声誉和参与度,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记者浏览中国政府采购网发现,不少博物馆还在陆续发布设备更新提升改造项目的采购公告,相信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有更多的博物馆加入设备更新的队伍中来。
形成专业合力
记者在梳理多家博物馆老旧设备更新升级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时发现,当前博物馆设备更新呈现出两大显著趋势:一是高度重视科技设备的引入;二是企业深度参与其中。
在科技设备引入方面,众多博物馆通过新型设备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文物“活”起来。例如,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在“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中,将电子沙盘、触摸一体机、LED动画展示屏等设备与漆画《临安伟观图》结合,让观众“梦回”南宋都城临安城;湖南省博物院打造的VR体验项目《国宝迷踪》,采用了66台由利亚德·虚拟动点提供的OptiTrack动捕摄像机,加入14组定制化文物道具,通过VR交互体验,打造现实版“博物馆奇妙夜”;宁夏博物馆则引入了AR智慧导览系统设备,游客佩戴特制的头盔或眼镜即可触发文物背后的动态影像。
在设备更新产业链中,企业也积极参与,成为创新的主体。如,利亚德集团助力中国电影博物馆在基于馆内圆厅空间结构上进行整体视效设计,在展墙、立面和地面部署防水、防滑、防眩晕的高可靠性LED显示模组,形成面积800多平方米显示屏包裹的沉浸式数字视听空间,立面屏幕和地屏重现鸟巢现场布局,将冬奥遗产以崭新形式应用在文旅公共空间,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到科技奥运的魅力。
此外,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为吐鲁番博物馆提供了低反玻璃展柜和智能恒湿设备,其中低反玻璃展柜能有效减少光线反射,让观众能更清晰地观赏文物,智能恒湿设备则精准调控展柜内湿度,为文物保存创造稳定的环境。
“博物馆设备更新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机制。”有业内专家提醒,“在资金方面,除了政府补贴、社会资本引入和专项债券,还可探索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同时,应推动设备更新标准体系建设,避免因标准缺失导致设备适配性差等问题。”
注重提升体验
设备更新后,游客体验得到显著提升。隆平水稻博物馆副馆长刘翀介绍,在隆平水稻博物馆隆平厅中部设有艺术装置《禾下乘凉梦》,运用虚实结合的空间语言打造了“禾下乘凉”沉浸式场景,其空气中弥漫的稻香、放大的稻穗,可以调动观众的嗅觉、触觉、视觉感官,让观众沉浸式观展。
此外,展览的辅助展线,营造了“小小农学家——科普启迪空间”,通过展示科普漫画及互动装置,让青少年观众感受杂交水稻科研的艰辛历程并强化对杂交水稻科学原理的学习。同时展厅中设有多个聚音罩,观众站在不同的聚音罩下,耳边就会响起《袁隆平口述自传》、音乐《我有一个梦》等声音。刘翀告诉记者:“自隆平厅提质改造完成后,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143万人次,设备更新对提升博物馆吸引力和影响力作用显著。”
刘立刚介绍,吐鲁番博物馆使用新展示设备后,文物色彩还原度提升至95%,预计将使观众停留时长增加40分钟。
利亚德集团总裁、励丰文化董事长袁波介绍,近年来,通过裸眼3D、全息投影展示、VR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数字化技术赋能,博物馆在促进文化传播与共享、增强公众互动性和体验感、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在博物馆上实现了深度的融合。
有不少游客在参观博物馆后留言:“新设备让展览不再枯燥,互动体验很有趣,能学到更多知识,也更愿意在博物馆内停留、探索”“博物馆的沉浸式场景越来越真实了,仿佛穿越到历史场景和古人对话”“以前看文物总觉得有距离感,现在通过先进设备就能看清文物细节,了解背后的故事,逛博物馆变得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