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加强资源保护 推动绿色发展

□ 黄震方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版《标准》进一步强化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要求,突出绿色发展导向,新增生态环境保护前提条件,要求所有旅游景区近3年未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例如,近3年内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文物破坏事件,且景区负有主要责任的,不得进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认定。“资源与环境保护”具体条件部分,基本保留2003年版标准内容,并将上版标准的“卫生”内容整合到本部分,形成了由环境质量、环境卫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四项条件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

“环境质量”条件与上版标准基本相同,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但是需关注景区经营性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水、垃圾等是否对环境质量造成明显污染。“环境卫生”条件强调垃圾应按GB/T 19095要求分类投放,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应符合属地管理的相关规定。“资源保护”条件新增保护和维护资金投入要求,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强度不应超过资源承载能力,无破坏性开发现象。“环境保护”条件明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保护制度与监测机制等要求,新增对游客和员工进行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倡导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条款,并在5A级景区条件中增加采用节能低碳的设施设备和环保型材料等内容。

新版《标准》既继承上版标准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大部分合理内容,又充实保护资金投入、资源环境监测、生态文明教育、绿色低碳发展等新内容,并提出更高要求。新《标准》在各条款设置中采取了大致相同的质量标准,只是在部分保护措施和保护效果条款中体现了对不同等级旅游景区的要求差异,这也凸显了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中,2A级及以下低等级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相对重要性。

“资源与环境保护”标准内容的设定,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的资源与环境保护行为,引导旅游景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好地保护资源和传承文化,提升旅游景区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品质,实施低碳运营、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024-10-1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8083.html 1 加强资源保护 推动绿色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