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加强综合管理 促进提质增效

□ 黄震方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版《标准》将2003年版标准中“经营管理”更改为“综合管理”,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和景区管理的系统性与有效性特点。标准新增“诚信经营与市场秩序”前提条件,要求所有旅游景区必须诚信经营,近3年未发生重大旅游市场失信行为与重大负面舆情。

“综合管理”具体条件部分,新版《标准》基本保留上版标准的“经营管理”内容,并调整和新增相关内容,构建了由管理机构与制度、员工管理、营销管理、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社会效益五项条件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管理机构与制度”条件对5A级旅游景区提出面积宜不小于3平方千米要求,而对4A级及以下等级的旅游景区面积大小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对4A级及以上等级景区提出建立景区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除5A级景区外,对其他等级景区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略有降低。“员工管理”条件一方面强化建立培训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培训频率与时长恰当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等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到1A和2A级景区招工难、培训资源相对不足的客观实际,将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要求调整为“人员经培训基本合格后上岗”。新版《标准》将特定人群(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服务内容调整到“游览服务”部分,增加营销管理、服务质量监管、社会效益等内容。要求景区丰富宣传推广内容,展示景区特色,拓展宣传推广渠道,提升市场营销效果;加强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提高游客满意度;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和旅游富民增收。

“综合管理”标准内容的设定,是为了引导旅游景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景区管理行为,提高景区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提升景区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贡献度。

2024-10-1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8084.html 1 加强综合管理 促进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