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6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科学规划景区停车场 切实规范摆渡车服务

□ 特约评论员 王德刚

停车场选址要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就近、便利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需拉开一定距离、需要摆渡车服务的,则要价格合理,以不增加游客负担为宜

近年来,一些景区摆渡车因收费价格过高、游客被动选择等原因饱受游客诟病,规范摆渡车服务、科学合理设置停车场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强景区价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景区摆渡车的服务价格,要求“从严核定配套停车场到景区大门交通服务价格,有效遏制景区不合理外移游客接待中心、配套停车场,增加游客配套交通费用负担等行为”。

《通知》一经发布,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舆论认为,《通知》的发布切中要害,一些景区通过捆绑行为变相强制消费、过度收割游客利益的行为亟待纠正。

停车场是旅游景区最重要的功能性配套设施之一,特别是随着自驾旅游的增多且日益成为主流出游方式,景区停车场的作用愈发凸显。由于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原因,停车场与景区之间必然存在不同距离并形成不同的抵达方式。

从游客的角度讲,停车场与景区之间的距离肯定是越近越好、抵达方式越便利越好、所需时间越短越好。因此,停车场与景区之间的距离、抵达方式、所需时间等便成为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游客对景区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

从景区开发经营者的角度看,景区本身开发和停车场建设等都是景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考虑成本,要算经济账。因此,停车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抵达方式(如专设摆渡车等)便成为景区除门票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游客与景区之间利益博弈的矛盾点。

从旅游景区规划和产品设计理论角度看,停车场的选址及其与景区之间的距离设计,要依据法律法规要求、游客游览习惯、所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一是要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目前,我国有1.57万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许多景区的资源主体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对于这一类型的景区,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保护、利用进行规定,均要求在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开发、合理利用,对包括在景区内游客可活动的范围和游览的线路,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对于停车场这样车流和人流密集的功能性场所,其位置选择,特别是距离核心保护区之间的距离,也有相关要求。因此,此类景区的包括停车场在内的所有人流经过、活动的场所和服务设施的选址、建设规模及体量等,都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不能有任何越界行为。

二是考虑地理环境和空间条件。对于不涉及法律法规专门规定的一般性景区,停车场以及其他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建设,从景区规划中旅游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角度讲,则要在最大限度满足游客游览便利化的前提下,依据景区地理环境和空间条件进行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我国旅游景区的性质和所处环境差异性很大,有山岳型、峡谷型、滨水(包括滨海、滨湖、滨河等)型、森林型、城市型、乡村型等,对于停车场这样需要停靠大型载客车辆、占地面积较大的功能性场所,其选址必然要依据景区所在地的环境、空间和土地性质许可等约束性条件进行。对于大多数一般性景区而言,在不受环境和空间限制的前提下,土地性质许可便成为最重要的条件。

三是考虑客人游览习惯。为游客提供便利、快捷的游览交通服务,是景区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为游客提供舒适、快乐的旅游体验,是景区产品设计的宗旨。

游览交通服务是景区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停车场的选址及其与景区之间的距离、摆渡车等硬件和服务水平以及收费标准等,都是直接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要素。停车场的位置选址,就近、便利是基本原则;需要摆渡车服务的,价格要合理,不能增加游客负担。

总之,停车场和相关的游览交通服务,是景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停车场选址要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就近、便利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需拉开一定距离、需要摆渡车服务的,则要合理定价,以不增加游客负担为宜。对于谋取高额利益、故意拉开停车场与景区之间的距离、过度收割游客利益的行为,应予以坚决规范和整治。

2024-07-1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6324.html 1 科学规划景区停车场 切实规范摆渡车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