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杰出代表,是目前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23年,重庆市大足区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嘱托,始终致力做好大足石刻的保护研究利用工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物保护取得新成效。实施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二期)、宝顶山摩崖造像广大寺修缮、石门山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等保护项目18项。持续推进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首批22处中小型石窟、223个龛窟的数字化信息现场采集。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为全球石窟寺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物研究达到新水平。启动《巴蜀石窟全集》编撰工作,完成重庆合川、潼南,四川安岳、广元、巴中等地区80余处石窟寺、3700余个龛窟的现场采集,整理图版近千张。《大足石刻全集》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并“入驻”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打造的长江文明书馆。
文物活化利用开创新局面。启动实施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和“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文博项目一期“云游·宝顶”。川渝石刻文创园建设初具规模,大足石刻博物馆当代艺术馆、艺术家小镇、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大足石刻亮相第六届上海进博会、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国际性展会,举办第十一届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会和“大足美学”珠宝设计大赛。大足石刻博物馆获评“2022年度重庆市活化利用优秀项目”,《天下大足》获评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截至2023年11月,大足石刻景区共接待游客104.83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320.26%,比2019年同期增长17.76%;门票收入(含电影和景交车票收入)8430.83万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381.56%,比2019年同期增长47.36%。游客接待量和门票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2024年,大足区将持续推动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强化数字赋能、产品供给、营销宣传、交流互鉴和品牌塑造,将其建设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领、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支撑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