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潜
近年来,因为优越的观景位置和独特的建筑结构,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白象居小区成为网红打卡点。随着游客大量聚集、内部商业发展,小区公共通道被占用、居民生活被打扰等问题引发关注。为了找到游客参观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平衡点,当地多措并举,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以文明之风引领带动社会治理升级,取得初步成效。前不久,由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申报的“文明共建 主客共享 ‘网红’景点变‘长红’经典”入选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
白象居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有居民500多户,以老年人为主。小区楼宇之间有一个空中连廊,视野很好,可以看到长江索道、东水门长江大桥等多个重庆地标。同时,这里极富重庆山城建筑特色,24层的高楼没有电梯,但在1楼、10楼、15楼都有出入口,可以直通马路。随着《火锅英雄》《少年的你》等多部热门影视剧在此取景,白象居逐渐成为网红打卡点。2023年暑期,小区每天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
白象居走红后,一系列问题随之涌现。楼内吵闹无比,垃圾随处可见,居民不堪其扰,在家门口挂上“谢绝参观”的牌子。除了游客,给居民带来困扰的还有商户。整个白象居的进出通道只有两米多宽,一些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将冰柜、桌椅摆在店面以外的通道上。居民们希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回归安宁生活。有的居民直言:“这是小区,不是旅游区,游客不能进来。”
一时间,如何平衡好居民和游客的利益,成了摆在白象居面前的难题,同时也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渝中区以“党建+”链接了一批辖区社会资源,组建了一支居民自治服务队,出台了一套规范管理制度,充分整合政府、市民、游客多方资源,形成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合力,多措并举加强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防范和惩戒,实现了居民自治管理服务可持续,形成了文明旅游宣传引导长效机制。
据了解,渝中区以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契机,成立了白象居自治服务队,发挥居民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用居民之间多年来形成的情感纽带,推动各方共同维护小区秩序。自治服务队接受社区居委会的监督管理,并制定了《白象居居民自治服务队队员职责》《白象居小区游客“打卡”游览文明行为规范》等6个居民自治规范文书,对自治服务队队员的志愿服务行为准则、游客打卡行为规范等作出了明文规定。
同时,街道社区、文旅部门干部积极走访对接白象居小区内部及周边聚集的餐饮、生活、金融、文旅等商业资源,邀请他们参与“共建共治”。上百名本地居民主动担当小区文明志愿者、城市文明宣传员,为文明旅游贡献力量。
随着游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喧哗扰民等不文明行为不断减少,小区居民对游客的态度也从“谢绝参观”转变为“主动宣传”。经营户在享受游客带来的商机的同时,通过规范经营、文明引导等方式反哺居民自治。由此,白象居在居民生活、商户经营和游客接待中找到平衡点,实现了“主客共享”,把“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
现在,白象居及周边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商业业态不断丰富,原本仅到此拍照打卡的游客,停留时间更长,满意度更高。除了白象居,游客还通过政府和居民的宣传,了解并深度游览周边的白象街传统风貌区、湖广会馆等,带动了渝中母城开埠文化传播,提升了整体旅游消费水平。
来自陕西的游客杨先生表示,他从短视频平台了解到白象居,慕名前来游览。“这里的风景很不错,能充分体现重庆山城的风格。虽然游客很多,但这里环境非常整洁,我会推荐朋友来玩。”
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邓琳表示,白象居以其富有特色的山地建筑、山水景观资源优势,成为许多游客喜爱的热门打卡地。通过街道社区牵头、居民自治的方式加强管理,白象居得到了规范提升,这充分体现了渝中区对游客友好的整体旅游环境和重庆人开放包容、耿直豪爽的性格特点。同时,希望游客文明旅游,在不打扰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更好地体验原汁原味的重庆本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