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捷媚
第一次到湖南通道,是在2019年秋。当地朋友带我欣赏了通道县城夜景,游览了坪坦、横岭等侗寨。回程那天,朋友反复叮嘱,次年4月一定要再来通道,观看一年一度的大戊梁歌会。
从那以后,重返通道看大戊梁歌会就成了我碎碎念的诗和远方。不想因为疫情,这一耽搁就是四年。今年旧地重游,正值人间四月天。我没有打扰朋友,直奔湖南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湖南·通道侗族大戊梁歌会开幕地——皇都侗寨而去。
皇都侗寨坐落在通道县黄土乡一处开阔的山坳中,如一幅古画嵌在两山之间。清凌凌的坪坦河穿过古画,让画面变得更加鲜活灵动。皇都侗寨由头寨、尾寨、盘寨、新寨四个寨子组成。传说古夜郎国天子路过此地,被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故建“皇都”于此。和我此前去过的其他侗寨相比,皇都侗寨的风雨桥、吊脚楼和鼓楼显得更气派豪华,无愧“皇都”之名。
穿过高高矗立的寨门,走到名为“普修桥”的风雨桥上。普修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遭洪水冲毁,于嘉庆年间重建。桥面和桥身的杉木板经过风雨啃噬,尽显历史痕迹。桥身为重檐长廊,分设三座桥亭。两边桥亭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顶式,中间桥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层为方形平面,上四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精致的风雨桥恰到好处地点缀在坪坦河上,用细腻柔和的线条勾勒着皇都侗寨的年轮。桥下的坪坦河从深山幽谧处蜿蜒而来,如一条绸带,把四个村寨的一座座鼓楼、民居、戏台、庙宇、学堂串联起来。
转了一圈,已是掌灯时分。侗寨的灯次第亮了起来,整个寨子变得金碧辉煌。我赶紧回到普修桥上,找了一个最佳观景位,伸颈踮脚,等待歌会开始。小河两岸、吊脚楼下,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村晚”的村民和游客。
随着三声礼炮炸响,宁静的侗寨顿时沸腾起来。高分贝立体声音乐奏起,无数只聚光灯、频闪灯、摇头灯、激光灯、帕灯霎时开启,像漫山遍野山花开放一般,绽放出五光十色、绚丽耀眼的光芒。
“为你思咧,为你念,相约戊梁一年年哎!今生今世跟定你咧,跟你跟到天边边哎……”随着一曲侗歌唱响,无数芦笙、琵琶同时响起。不知何时,仿佛变魔术似的,演奏芦笙和琵琶的队伍已经从坪坦河两岸排到了普修桥旁的田间地头。小伙子和姑娘们手中的芦笙、琵琶都插上了树枝。伴着乐声,他们尽情起舞,踏步、转圈、扭动……把大戊梁歌会和“村晚”的气氛推向高潮。
慢慢地,芦笙和琵琶的声音变小了,男女多声部侗歌开始在坪坦河两岸唱响,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侗族戊梁大歌。美妙的歌声忽合忽分,忽重忽轻,起伏跌宕,响彻云霄。
伴随着动听的大歌,河面突然漂来大大小小的竹筏。竹筏上,侗妹翩翩起舞,刚才还吹着芦笙、弹着琵琶的侗哥也跟着起舞。田地旁、晒谷坪里、吊脚楼下、码头上的侗族同胞都开始起舞,就连围观游客也跟着舞蹈起来,整个皇都侗寨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难怪通道被誉为“歌舞之乡”,有“饭养身子歌养心”的谚语。这里的侗族同胞从小就擅长侗族大歌和芦笙舞、哆耶舞、春牛舞、花扁担舞等舞蹈。热情洋溢的歌舞,展现家乡民俗、生活、劳作、婚恋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甜美爱情的追求。经过这一场歌会、这一场“村晚”,重返通道的我,可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