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亚玲
初夏时节,不很热,也不太冷,我喜欢在周末的下午,从喧闹嘈杂的城市,回到能够治愈忧愁的故乡。
趁着雨天游人稀少,大哥开车,载着母亲、我和小弟等一大家人来到与故乡玉山镇毗邻的九间房镇峪口村。漫步在雨中的荞麦花海,就等于走进了天然的绿色氧吧。空气比往日新鲜了许多,还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树叶更绿了,绿得好像水珠般要流走似的。远处,秦岭群山就像被清洗过似的,焕然一新。
九间房位于蓝田县城以东10公里处,属秦岭腹地。这里山峪众多,且各有故事,尤以峪口村最为神奇。传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王莽追杀刘秀至此。前有高山,后有追兵,刘秀情急之下,把鞋子倒着穿上就往峪口里跑去。王莽赶来,看见雪地上脚印往外,便命令士兵向着和刘秀相反的方向追去,刘秀因此逃过一劫。后来,他成为东汉新帝,就将此峪名为“倒沟峪”,峪口的村子称为“峪口村”。
由九间房镇着力打造的荞麦花海,此时陌上花已开。映入眸中的是明媚,落入心底的是清欢。浅夏嫣然,那江南的烟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忽而就迷蒙了这峪口村的天际。那总是被冠以“江南”二字的烟雨,许是早在春将阑珊的时候,便跨千山、过万水,云行万里,悠悠然飘至百万年前古猿人生活的公王岭,朝为细雨润荞麦,暮为烟雾锁南山,于晨曦日暮之间,缥缈着、淅沥着,轻绘花色,细描柳丝,淡织烟岚。
九间房镇在乡村振兴的指引下,不仅有千亩荞麦花海,还有住了就不想走的特色民宿。山水玉舍、云栖小筑、忆间悠居……安静地坐落在峪口村的不同角落。远远望去,小桥流水、红顶白墙的各家民宿,在碧绿的山林间分外惹眼。雾锁远山,悠闲自得,诗和远方完美结合,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立于山水玉舍鹅卵石铺砌的浮桥之上凭栏远眺,青山隐隐,白云悠悠,水天一色,令人陶醉。蓦然回首,两岸层峦叠翠,群峰莽莽,千树葱茏呈玉锦,铺红缀绿,万花攒簇藏莺歌,蜂飞蝶舞,怎一个心旷神怡了得。
一阵风吹过,下了多半天的雨,突然间就住了。空气清新而湿润,阳光沁过薄云,于光影斑驳间,拾几许静谧,好似这一方时光里,藏着岁月的悠歌。绿叶轻摇间,还有点点紫色的荞麦花朵,半掩在浅绿的嫩叶之中。
傍晚乡村宁静,暮色温柔,微风细软,吹皱了一坡的花香,使荞麦花娇小的身影随波而动。随手捻一瓣花香,轻执时光暖红尘,倒沟峪的风自流峪河底吹来,晚霞挂于山间,让峪口的黄昏,似江南般缠绵惬意。
夜幕降临,点点繁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凉。在这样的夜晚,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一身素衣布裙,牵着母亲的手,踏着轻松随意的步伐,悠闲地畅游在荞麦花海中的曲径上。脚步没有了往日的匆忙,耳边大哥和小弟轻声细语地交谈,眼前都是人间醉美的风景。
孩子们总是贪玩贪吃的,原计划在家里吃的晚餐食材,被他们用车拉到了这里,一顿丰盛的野炊在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晖时摆到了田野之间。儿子和他的表哥表姐们在露营地里拉开架势,支起烤肉炉子,摆好桌椅,手法娴熟地烤着早已备好的肉串。
一轮圆月从东方跃出,像银盘般挂在天地之间。皎洁的月光从这只银盘溢出,泻了一地,淌在坡底的村落之间,与路旁的太阳能灯光交相辉映,整个峪口村显得格外清静。一阵晚风吹来泥土的清香,裹挟着烧烤的肉香。结伴散步的村人三个五个地从摊前走过,夸赞着孩子们的手艺。孩子们就热情地递上肉串,请他们品尝。
母亲年纪大了,不敢多吃烧烤,我和大嫂就陪她坐在帐篷外聊天。雨后初霁,峪口村夜空如洗。月光如碎银般洒在面前,才掬在手里,就从指缝漏走了。远山青翠欲滴,近处藤蔓盘绕。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身心也在这片大自然中彻底放松下来。大自然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它将清新、治愈、美丽融为一体,给疲惫的灵魂带来极致的舒缓,让我们淡忘了尘世喧嚣,沉浸在无限温馨而自然的怀抱中。如此恬静而又温柔的夜晚,往日徘徊在城市里疲乏的身躯,瞬间变得轻松而愉快。
20多年前,我曾跟随驴友穿越过秦岭的峡峪。夜晚宿在鸡窝子山巅的帐篷里,那风吼兽叫的恐惧,让我到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而今晚,我和家人坐在九间房镇峪口梁上,感受到的只有轻松和浪漫,头顶瓦蓝的天,眼望耀眼的月,头发随风飘逸。“漫无目的”这个词突然间就闪入脑海,没有指向,没有无穷,想着背后百万年前的公王岭猿人,是不是也曾像我一样,靠在母亲的怀里,享受着人间的天伦之乐。
百万年时光已成往日云烟,随风消散。然而,峪口村这一片温润的花海,从呈现于人世的那一日起,便在时光的长河里,默默守候着人间的这片暖土。一如我这蓝田之子,不会舍弃亦不可能抛弃生我养我的这片故土。这里是家,是故乡,是最温馨的港湾。
我喜欢这个晚上,不很热,也不太冷。我庆幸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浅夏,从喧闹嘈杂的城市,回到以欢喜之心慢度日月的故乡。
此文成稿时,听说西安市蓝田县“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刚刚在峪口村启动。活动内容包括美域蓝田、烟火蓝田、诗画蓝田三大篇章,通过快板《美域蓝田大家园》、舞蹈《勺勺客》、歌曲《滋水吟》、小戏《供应链》、戏曲《桃园借水》等节目,展现群文风采、讲述蓝田故事。我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带家人去看一场九间房的“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