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以来,文艺演出不再局限于剧场,而是走进公园、街坊、社区,无论是年轻人喜爱的流行音乐,还是特色鲜明的民乐表演,或是独具江南韵味的越剧演出,你都能在每一个不期而遇的转角听到、看到、感受到。艺术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一座美丽城市的文化现象。
绍兴,
这座千年古都,汇集了南宋文化的精华,流淌着浓郁的宋韵风情。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文化变迁,她的温柔始终不变。“两岸人家安且昌,乌篷俨在画中航”,不论是充满烟火气的古镇,还是人文气息满满的名家故里、热闹的历史街区,绍兴始终有她独特的气韵。当江南水乡遇上闪动的文艺星火,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宋韵腔调·非遗新潮
宋韵腔调,非遗新潮;文艺星火,赋美生活。为全面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和“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持续打造绍兴非遗集市品牌活动,切实谱写好绍兴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宋韵腔调·非遗新潮——第八届绍兴非遗集市于近期在越城区迪荡电影文化公园举行。
在为期三天两晚的非遗集市上,非遗推介、产品展销、图文展览等共同为市民朋友提供一个近距离了解、接触、体验绍兴非遗的平台。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非遗美食项目等近80个展销摊位集聚人气,传统音乐、舞蹈、体育游艺与杂技展演,将嵊州吹打、水龙会、狴犴龙舞、桌凳农具花、大头荷等10个存于老一辈记忆中、鲜为年轻人所知的非遗民俗表演原汁原味呈现,为本届非遗集市增色添彩。
走进非遗集市,最吸引人气的莫过于绍兴臭豆腐、道墟蒸羊肉、嵊州小笼包、安昌腊肠、夹塘大糕、紫阆黄公糕、柯桥豆腐干等非遗美食展位,众多食客流连忘返,品尝舌尖上的“老味道”;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嵊州竹编、骨木镶嵌、嵊州根雕、紫砂烧制技艺、圆木制作技艺,火烙画葫芦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更是引人驻足,工艺精湛的匠心手作美到令人惊叹。
会稽清影· 惊艳古城
绍兴是戏曲之乡,是戏曲文化的沃土。越剧、绍剧、绍兴目连戏、新昌调腔、诸暨西路乱弹五大剧种,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绍兴词调、绍兴摊簧、绍兴宣卷五大曲种,都已先后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集市举办期间,“会稽清影——绍兴五大剧种五大曲种展演”精彩上演。绍兴平湖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关富、绍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施洁净、越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琳、绍兴摊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孟娇丽、绍兴莲花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国良、诸暨西路乱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卓琳丽等,以及来自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绍兴小百花实验曲艺团的专业演员同台献艺,演出内容包括传统经典剧目曲目和项目保护单位新创排的优秀作品,让现场市民朋友过足了“戏瘾”,直呼精彩。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会稽清影——绍兴五大剧种五大曲种展演”的举办,为第八届绍兴非遗集市增添了一抹动人的亮色,既展示了绍兴地方戏剧曲艺的独特风采,让前来观看演出的市民大饱眼福,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绍兴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地方戏剧曲艺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弘扬,实现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保护路上的薪火相传。
文艺星火·幸福绽放
今年11月,绍兴市“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全面实施启动,绍兴市首批20个“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示范点推出,包括鲁迅故里、黄酒小镇、柯桥古镇、诸暨万风广场、银泰城广场、梅龙湖电影公园、柯岩鲁镇、嵊州文化广场、迎恩门水街、八佰伴广场、上虞时代潮城广场、嵊州吾悦广场、城市广场、世贸广场、上虞信义广场、新昌江北历史文化街区、仓桥直街、府山城墙沿、诸暨西施故里、新昌澄潭街道梅渚村。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20个示范点作为绍兴市“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先行试点,将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的实践探索。未来,示范点试运行后,将在全市全面铺开、分类推进,通过组建多元化志愿者队伍、打造品牌化演出场所等形式,将绍兴“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打造成为有诗情、有温度、有口碑的常态化艺术活动,以高品质、多元化、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展示绍兴文化底蕴和文艺风貌,让文艺星火照亮古越大地。
此外,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还举行“2022年度全市群文原创精品节目展演”和绍兴古城“街艺角”达人秀,传统越韵和潮流风采齐聚,点亮古城夜色、照亮美好生活,助力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两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