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4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构建好看好用的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

云南旅游图书馆 有啥不一样

云南旅游图书馆内景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张玫

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东风路办公区一楼,云南旅游图书馆全年向公众免费开放。对于这个开馆不到半年的图书馆,很多人会好奇地问:“叫旅游图书馆,就是放一些旅游类的图书供人阅读吗?旅游图书馆和一般的图书馆有啥不一样?”

“云南旅游图书馆是旅游图书馆&书店项目的探索,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文旅融合的实验室。”在云南旅游图书馆创始人、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蒙睿眼中,这个旅游图书馆肩负着重任。在这里,他们要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惠民、“+旅游”互联创新的模式,财政投入与市场投入形成合力的机制;构建一个连接市民、游客、旅游从业者,沟通行业部门、文旅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的平台;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一方夯实文化自信的土壤,为文化和旅游发展孵化新产品新业态,为文旅消费开辟新空间。

“书店+”的七十二变

9月5日,受疫情影响临时闭馆两周的云南旅游图书馆宣布恢复开馆。旅游图书馆在中秋佳节前夕重新开馆,让“粉丝”们格外高兴。中秋节当晚,云南省花灯剧院艺术家孙毓茗带来的音乐公开课“灯韵琴声”中秋乐享会,让读者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

翻看云南旅游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活动内容,真可以用“七彩云南”来形容。在蓝花楹盛开的5月,用白泥制作蓝花楹冰箱贴、胸针;在五四青年节当天,听云南籍奥运冠军郭伟阳分享成长故事;在芒种、小暑、白露等节气,学做二十四节气扎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业人士带领读者体验手工精油唇脂制作;文化专家讲解唐宋诗文里的云南建筑;旅游学者解读如何通过培育中国特色的度假产品,支撑新时期中国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

据当地媒体报道,以公开课为代表的线下活动已成为云南旅游图书馆的特色名片,许多公开课刚一推出就被抢订预约。

蒙睿介绍,在研究茑屋书屋、先锋书店、钟书阁、朵云等案例的基础上,云南旅游图书馆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尝试“书店+”的七十二变,每周7天按照旅游、文化、历史、文学、自然、音乐、非遗、康养等不同主题推出系列公开课。平均每两天就会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咖在图书馆里,与公众面对面交流、互动。“一群充满正能量的人,充满了求知欲望,在旅游图书馆相遇,这真是一件人间美事。”

云南旅游图书馆包括阅览区、儿童阅读区和咖啡吧等多个功能区。除了分门别类摆放的目的地、美食、人文历史、动植物、理论研究等书籍,还展示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生物科创产品和滇越铁路文旅IP的文创商品等云南好物。

一个面积只有140平方米的空间如何实现这么多功能?原来书架是“秘密武器”。

“书架是定制设计,我们正在申报专利。极具匠心的设计,受到来宾们的称赞。”蒙睿介绍,书架底层的柜子高低不同,柜子顶部铺设有海绵坐垫,10个左右的柜子拉出来就围成了一个小型的阶梯教室,小小的空间里坐50个人,高低错落,视觉、听觉效果都好;4个书架一围合,就成了咖啡吧;书架的背部挡网镂出六边形、菱形、圆形,移步换景,就有了苏州园林的韵味;书架的台板可以上下移动,大尺寸、小尺寸的书都能放下,也成了文创品、科创品适宜的展架。

为社区点亮一盏灯

自今年3月22日开馆以来,云南旅游图书馆累计接待公众超5000人次,举办各类活动近100场。时尚、舒适、文艺范儿的旅游图书馆,成为社区居民和游客歇脚、看书、参与文化活动的好去处,不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也深得老年人喜爱。有市民、游客为旅游图书馆捐书,有网络达人前来打卡。旅游图书馆还吸引了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德宏州、保山市、迪庆州、红河州、昭通市、怒江州等地市文旅部门、旅游企业前来调研取经。

蒙睿告诉记者,云南旅游图书馆是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的关心支持下破壳而出的文旅融合的新事物。开馆以来得到了云南省图书馆的指导、五华区图书馆的支持和大观街道的协助,同时挂牌云南省图书馆旅游分馆、五华区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点、大观街道城市阅读空间,切实发挥出文旅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共享的实效。云南省花灯剧院、省京剧院、省滇剧院、省美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表演艺术家、精彩文化作品在旅游图书馆与市民、游客见面,使这里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基地。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好局面让我们备受鼓舞。6月29日开馆百日当天,我们评出了百日之‘最’——最佳分享者、热心参与者、最佳合作伙伴,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蒙睿说。

让蒙睿和同事们特别感动的是,社区的一对耄耋老人相互搀扶着来参加旅游图书馆的百日纪念活动,并向图书馆捐赠了图书和他们的读书笔记。“他们是经历过解放战争、获得了‘光荣在党70年勋章’的优秀共产党员。我们希望用旅游图书馆为社区点亮一盏灯,而社区居民也给予了我们光和热。”蒙睿说,怀着这份温暖,会更努力地把旅游图书馆办好。

好故事刚刚开始

谈到云南旅游图书馆的缘起,蒙睿说:“2019年在上海松江挂职期间,受到松江‘书香之域’的影响,也得益于中国旅游出版社的中国旅游书店这个名称带来的启发,我产生了‘把书店开到景区里’推进文旅融合的想法。此后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情,希望能把想到的东西做出来。”

“单纯只依靠卖书的实体书店早已进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但文明的城市怎能少了书店?进步的社会怎能缺少读书的求知者?伴随着‘把什么样的书店开到景区里’的思索,我们开启了云南旅游图书馆的探索实践。”蒙睿说。

他们对云南旅游图书馆的定位是:以阅读体验为吸引,集合云南文化和旅游特色书籍,引导市民和游客参与阅读、享受阅读,成为人民群众阅读学习的精神阵地;以沙龙活动为渠道,汇聚创意、人才、技术与企业等跨界融合的要素,推动新产品新业态的孵化成长,成为文旅企业创新创业的社交空间;以行业症结为焦点,汇集政府领导、学者专家、企业家与一线从业人员等智力,展开热点问题的定向座谈,成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碰撞课堂。

“我觉得某种角度讲,阅读和旅游是一回事,旅游的阅读对象是大好河山、璀璨文化。云南旅游图书馆形象标识上的文字就是‘游阅山水,坐谈古今’。通过丰富多彩的公开课,我们帮助市民、游客去培养和梳理他们的日常阅读习惯、旅游消费行为,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和旅游品位。”蒙睿说。

特别让蒙睿感到振奋的是,云南旅游图书馆已经吸引了一批充满正能量的文化人、旅游人,一批新鲜有趣的文创产品,一批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企业。“云南旅游图书馆将通过探索打造集城市书房、在地文化和云南好物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文化旅游休闲综合体,聚集更多产业,最终将云南旅游图书馆打造成为云南文旅新产品新业态的孵化器。”他说。

“云南旅游图书馆已经显示出非常强大的平台作用,通过前期筹建和100多天的运行,有些经验是可以用到旅游书店进景区方面的。”蒙睿说,比如旅游书店进景区需要什么条件、怎样控制成本、怎么活下去。

在7月于昆明举办的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对外发布了“旅游书店100+计划”,希望在总结云南旅游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向市场主体推广旅游书店经营模式,力争在“文化润滇”“书香云南”和文旅融合推进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进程中,在各方面聚力支持帮助下,在云岭大地的城乡旅游街区、景区度假区、旅游小镇、旅游乡村播撒下旅游书店的种子。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馆、书店等文化场所增强旅游休闲功能。‘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院、非遗展示场所、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旅游图书馆&书店的故事刚刚开始,当旅游书店规模扩展到100个、1000个的时候,它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文旅新业态。”蒙睿说。

2022-09-14 张玫 构建好看好用的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4088.html 1 云南旅游图书馆 有啥不一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