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马背上的铿锵玫瑰

——记那拉提景区女子骑巡队

正在巡逻的女子骑巡队队员

□ 本报记者 邓敏敏 文/摄

制式棒球帽、蓝色或者红色骑行服、防摩擦隔热靴……她们每天跃马飞奔在草原上,如一朵朵在马背上绽放的铿锵玫瑰。她们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景区女子骑巡队的队员们。近日,中国旅游报记者在那拉提景区采访时,实地感受到女子骑巡队的魅力,每次她们巡逻经过时,都会吸引所有游客的注意,大家纷纷将正在拍摄美景的相机和手机转向她们。时间允许的话,她们还会稍做停留,和热情的游客一一合影。

“我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解决游客的困难,以及配合协助警察在景区做好巡逻工作。比如,在景区各个主要路段、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逻,负责大型活动的安保礼仪执勤,对异常情况做到提前发现,增强游客安全感、提高游客满意度。”成立之初便加入女子骑巡队、27岁的队长阿尔达克·胡尔曼告诉中国旅游报记者,女子骑巡队自成立以来,明显受到游客的欢迎,在服务游客、线索发现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景区的发展起到了正面作用。

据了解,当初成立骑巡队是考虑到那拉提景区游客多、跨度大、面积广。为进一步维护景区秩序、提高服务游客的效率,2018年初,那拉提景区成立了骑巡队,初始为男女混编,同年7月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及游客反响,改编为女子骑巡队。骑马出行,既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服务游客,也能成为那拉提景区的一张特色名片。

阿尔达克介绍,女子骑巡队满编12人,主要分布于那拉提景区内的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景区、空中草原3处游客密集景点,负责这些景点的巡逻防控及游客服务工作。因为既需要履行治安防控任务,又要彰显那拉提旅游品牌,景区对女子骑巡队成员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不仅要会骑马,有大专以上学历,还要能流利地说普通话,同时还要熟知家乡各地景区和草原文化。“我是塔里木大学毕业的,当时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因为从小到大都爱骑马,所以刚毕业就加入了女子骑巡队。”

女子骑巡队的日常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去年加入女子骑巡队的古丽娜·木尔沙里汉介绍,大多数时候,她们的工作琐碎而充实。“每天清晨,我们迎着草原初升的太阳开始巡逻,指挥疏导车辆通行、为游客指引方向、帮助突发疾病的患者及时就医、为失散的孩子寻找家长、帮游客找回遗失物品等。”

为了应对长时间的日照,女子骑巡队队员们几乎都戴着墨镜,佩戴大面积的头巾遮住脸庞,即使如此全副武装,游客们也能感受到她们的热情和乐于助人。古丽娜说:“最忙的时候正是旅游旺季,我们要在马背上忙碌一整天,有时候累得全身疼,尤其是刚工作那一阵,但是看到每天有那么多游客利用我们短暂的停留时间来合影,我们还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能成为女骑巡队员,是件开心和自豪的事情。”

说到这4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阿尔达克认真地想了很久,喃喃自语着:“也就是帮游客找找东西,钱包啊、车钥匙啊、无人机啊什么的。”后来在队友的提醒下,她说,2019年8月,有一名游客摔倒了,在女子骑巡队和摩巡组的共同努力下,游客被送往医院,得到了及时治疗。还有一次,江苏游客周女士在旅途中遗失了钱包,里面有近5000元现金以及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也是女子骑巡队顶着烈日帮忙找回来的。周女士还给女子骑巡队送来锦旗,并称赞:“你们不仅仅是风景。”阿尔达克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女子骑巡队是5人一小队,每天1个人轮休,之所以制服有蓝色和红色两种颜色,除了替换的原因,也是考虑到景区特色,觉得这两种颜色比较显眼,方便游客求助。

除了阿尔达克和古丽娜,还有一位21岁的哈萨克族姑娘布热扎·赛吾列提别克接受了采访。她刚毕业加入女子骑巡队还不到10天。她与所有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哈萨克族女孩一样,加入骑巡队的初衷就是帮助游客,同时宣传那拉提的草原文化。她小声而坚定地告诉记者:“在平时,我们不仅是游客的小帮手,也是当地牧民的安全守卫军。用真情巡护民情,是辽阔草原大地上马背骑巡最大的使命。”

2022-07-25 邓敏敏 ——记那拉提景区女子骑巡队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2905.html 1 马背上的铿锵玫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