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声音

“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文化数字化是一项基础工程”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题为《为文化传承发展插上数字之翼》的评论指出,现实中,文化数字化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场景。从网络视频、网络直播、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电子竞技的持续火热,到云演出、云观展、云旅游等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数字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扩大了产业规模。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文化消费体验将实现从“在线”到“在场”的跨越。升级“身未动,心已远”的数字新体验、创造虚实结合的消费新场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不仅需要文化数据库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

“无论政府活动还是民间活动,主打非遗牌都不能老气横秋,更不能唱唱高调走过场,瞄准大众兴趣点,越走心就越有效果,让受众参与性越强就越能提升人气”

——针对非遗传承如何贴近大众生活,《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非遗本身就来自民间,融入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它们是属于人民的,没有理由不回归大众。更何况一些非遗还承担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也就更需要接地气。接地气不会掉价,变得大众化不会变得庸俗,找到更多连接现代生活的好办法,只会让非遗更有活力。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

2022-06-21 龚立仁 “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文化数字化是一项基础工程”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2092.html 1 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