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晚来天欲雪

□ 周龙兴

冬雪雪冬小大寒,时间的河流在节气的歌谣声中不紧不慢,从春流到夏,秋又流到冬。节气最早是农耕时代关于斗转星移的一种记录,记录着光阴流转带来的时候、气候、物候变化。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好似一首歌,里面有节奏,有声势,唱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串起来的生活背后,人们对自然的那份熟稔与从容。田园并未荒芜,却悄悄隐退,我们本不事农桑,少了泥土和血汗带来的体温与触感。节气之于我们,便多了一种古典的韵味。

印象中北京的初雪差不多在小雪节气左右,基本踩在了节气该有的点上,而南方要晚很多。总觉得从北往南,可以绘一条标注落雪量和落雪频率的曲线。这条雪线从苍茫北国的万里雪飘起势,到温婉的江南,已经有了蜻蜓点水、姗姗来迟、欲说还休的意味,也快到一个陡然下滑的转折点,是转折也是短暂的停驻,停在了刚刚好的四季分明上,停在了浓得化不开的那一份翘首期盼上。

在落雪的时节见落雪,多好!落雪是江南一带人的叫法,江南人对雪有一种更深的执念与欢喜,实在是物以稀为贵。如果选一首诗来描摹江南的雪,我中意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回家路上听天气预报,夜里阴有小雨夹雪或雪转阴,我脑海中很自然地翻译了下,“晚来天欲雪”。有点窃喜,带点期待,顺手翻看手机日历,冬至已过,快到小寒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轻寒也,却已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江南也该要落雪了。

江南温润,冬天的气温不是很低,一般都在零度左右,晚上更冷些,所以我印象中的落雪都在夜里。晚来天欲雪,更恼人在一个“欲”字,欲来欲不来,可能最终只是一场雨夹雪,随风潜入夜,无迹可寻。也可能,就是一夜风雨,一场空欢喜。都很正常。

我们并不因此放过任何一点雪的讯息,也习惯了等待。盼雪需要有点氛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都为我们想好了。围炉闲话浮生情,岁月是一坛醇厚的老酒,白居易的诗正适合用来煮酒,也是冬日很好的下酒菜。说到冬日的美酒与美食,吴地苏州恰各有一款应季的来配白居易的诗。酒是冬酿酒,“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坐围炉炙小鲜”,说的便是冬酿酒。苏州人的冬酿酒上市时间极短,一般都是冬至前。观前街元大昌酒坊前买冬酿酒排起的长队,是苏州冬日独有的风景。美食自然是羊肉,苏州的特色是藏书羊肉,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觅到。羊肉馆店面不大,装修一般,一入秋准时开始重新营业。一碗热腾腾的羊汤、一杯米酒,温暖了每一个盼雪的夜。

思绪翻飞中不觉已归家,饭毕,临窗而坐,恰是掌灯时分。晚来天欲雪,有那么一点小吊胃口,像话本小说常用的结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一种兴致、一些人物,从书本里跃然眼前。

东晋有位名士叫王徽之,当时住绍兴。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才夜半,起身开门,环顾四周,皑皑白雪,皎洁如月,忙命人拿酒自斟自酌,悠然徘徊,好不惬意,诗句不禁到了嘴边。忽然想到了好友戴逵,他可能也在赏这一场好雪吧,便连夜乘小舟去拜访,天明方到。到了戴家门口,却没打招呼即原路而返。有人不解,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随性而为,这是《世说新语》的故事,也是一段关于夜雪和友情的名士风流。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住西湖。大雪三日,他有了兴致,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江南雪景图。

窗外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丝,跟四季江南的烟雨差不了多少,只是多了北风萧萧,有了一分寒意。即便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雨依然会时断时续地来,有点没完没了的感觉,像前年更经历了“冬黄梅”。其实在江南等雪,跟在初夏熬黄梅天是差不多的心境,如果再来一个好友就更妙了。

晚来天欲雪。我在属于我的这个夜,等雪,也似乎约了一些好友、一些闲言碎语。也可以从容地来一句,能饮一杯无?

2021-12-2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1981.html 1 晚来天欲雪 /enpproperty-->